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答案与翻译-《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令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11. 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恐惧。

B.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C.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通“微”,求取。

D.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然:……样子。

1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B.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C. 孟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里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信的“不忍人之心”。

D. 《孟子·告子》记录了孟子和告子之间有关人性、道德的讨论,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

1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B. 知皆扩而充之矣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C.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人而不仁,如礼何

D. 足以保四海 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纩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恻隐之心是人本身固有的,所以仁政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B. 孟子提出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对孔子关于“人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仁义礼智”,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C. 孟子指出“不忍人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承认“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里固有的,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D. 孟子在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的天性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否定后天培养的作用,强调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发扬光大。

15. 翻译句子。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答案】

11. D 12. C 13. A 14. C

15. 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我伤害(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君主的人。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句意: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然”,通“燃”,燃烧。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C.“孟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孔子说的,不是孟子说的。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

第二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B.第一个“知”,知道;句意: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

第二个“知”,通“智”;句意: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

C.第一个“而”,表转折,却;句意: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

第二个“而”,表假设,如果;句意: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

D.第一个“以”,用来;句意:就足以安定天下。

第二个“以”,凭借;句意:有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是理解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要点的能力。

C.“唯物主义思想”错,体现了孟子朴素的“唯心主义”思想。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是”,这;“端”,发端;“贼”,伤害;“……者也”,判断句。

参考译文:

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之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根据在于,)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惊恐同情的心情: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的,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开端却说自己不行,这是自己害自己;说他的君主不行,这是害他的君主。凡自身保有这四种开端的,就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泉水刚刚涌出一样,(不可遏止。)如果能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阅读答案与翻译-《孟子·公孙丑上》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