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陈子昂《感遇(其二)》张九龄《感遇(其一)》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感遇(其二)

【唐】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其一)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①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②芊蔚,草木茂盛。③朱蕤,红色的花。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独空林色”一句,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衬托兰若的绰约风姿。

B.“迟迟”“袅袅”二词分别形容“白日”“秋风”,写出白天渐短、秋风吹拂的特点。

C.张诗一、二句对仗工整,“葳蕤”点出兰草迎春勃发之势,“皎洁”突显秋桂高洁之质。

D.张诗五、六句以“谁知”引出山中隐者,写出兰花因山中隐者的观赏而心生喜悦之情。

16.两首诗都写到了兰花,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15.D(“兰花因山中隐者的观赏而心生喜悦”错,兰花不因隐者喜悦而改变心意、心生欢喜)

16.①陈诗寄托了个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2分)前面着力突出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喻指自己出众的才华;后面以“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写寒光威迫、芳华逝去,寄托了身世之感。(1分)②张诗表明诗人洁身自好、不图名、不求显达的志向。(2分)诗中春兰、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表明诗人洁身自好、不求显达的志向。(1分)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陈子昂《感遇(其二)》张九龄《感遇(其一)》阅读答案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