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梦”朦胧而又虚幻,多变而又易逝,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文人的诸多感情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1)《礼运·大同篇》认为在大道实行的时代里,人与人之间讲求信用,在做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后,人们对奉养长辈和抚育子女也能做到“_______,_______”。

(2)《石钟山记》中苏轼因疑前人之说,于是亲身探访、求真辨伪,最终得出 “_______,_______ ,可乎?”的道理,其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梦”朦胧而又虚幻,多变而又易逝,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文人的诸多感情追求相吻合,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的不同情景中,如 “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3)(示例)昨夜闲潭梦落花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我欲因之梦吴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夜深忽梦少年事(白居易琵琶行》)梦入神山教神妪(李贺李凭箜篌引》)庄生晓梦迷蝴蝶(李商隐锦瑟》)夜来幽梦忽还乡(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人生如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梦入芙蓉浦(周邦彦《苏幕遮》)青楼梦好(姜夔《扬州慢》)

关键词:诗词名句,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梦”朦胧而又虚幻,多变而又易逝,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文人的诸多感情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