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乙】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1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出发,指被任用

B.管夷吾举于士 士:知识分子

C.行拂乱其所为 拂:辅佐

D.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6.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用铺排手法,以事实为依据,说理真实、深刻,令人信服。

B.孟子认为人才在艰苦环境中造就,也离不开人的主观因素,提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观点。

C.本文由个人的成才推及到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

D.本篇结构严谨,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乙】

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天子见卜式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乃赐式外徭四百人。式又尽复予县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①百姓。

【注】①风:教化。

(选自《史记·平淮书第八》)

17.对文中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B.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C.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D.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18.根据乙文,说说卜式是个怎样的人。

14.D

15.(1)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

16.B

17.A

18.卜式主动出资帮助贫民,并且把天子的赏赐退还官府,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有天下百姓,有着极深的家国情怀的人。

【解析】

14.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A.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发:兴起,被任用;

B.句意: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士:狱官;

C.句意: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拂:同“弼”,辅佐;

故选D。

1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益:增加;曾,通“增”;能:才干。

(2)入:指在国内;拂:同“弼”,辅佐;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恒:常常。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孟子认为人才的造就离不开人的主观因素,提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并非“提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观点’”。

故选B。

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贫民大举迁移,都靠官府供养,官府无法全部供给。故断句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故选A。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形象分析。

根据【乙】文“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式又尽复予县官”可知,卜式拿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用来供给移民,并将天子的赏赐全部交还官府。由此可知,卜式是一个关心百姓,不重钱财,有家国情怀的人。

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是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乙】第二年,贫民大举迁移,都靠官府供养,官府无法全部供给。卜式拿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用来供给移民。河南奏上富人帮助穷人的名册,天子看到卜式的名字,记得这个人,说“这人以前就想捐献家产的一半来补助边防费用”,于是赐给卜式四百人的代更钱。卜式又把钱全部交还官府。这时富豪们都争相隐匿钱财,只有卜式想要捐出来补助边防费用。天子于是认为卜式是有德行的人,所以使他尊贵显赫,以教化百姓。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 【乙】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