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材料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材料二: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材料一: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材料二: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敝,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革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征曰:“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息。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9. 文中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天A地B草C昧D群E雄F竞G起H攻I破J乃K降L草M创N为O难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董,指督察,现代汉语“董事”“校董”中的“董”字也有这样的意思。

B. 振,指威吓,与成语“振聋发聩”“振臂一呼”中的“振”字意思不同。

C. 覆,指推翻,与《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的“覆”字意思相同。

D. 怀,指怀有,与《岳阳楼记》中“则去国怀乡”的“怀”字意思不同。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征指出了一个历史现象,自古承继天下者,大都是功成前心怀忧惧,功成后骄傲自满,道德衰败,以此来告诫唐太宗。

B. 魏征认为如果统治者不怀仁德,用严刑峻法威吓天下,则会招致百姓表面顺从而内心不服,故赢得民心才能天下安定。

C. 房玄龄因为与李世民一道征讨天下,九死一生,所以他才认为草创最难,而魏征却给出了相反的结论,保持基业更难。

D. 唐太宗认为守成更重要,因为草创已成往事,而守成需要与大臣一起谨慎对待,由此可见唐太宗不认同房玄龄的话。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2)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

13. 你认为君王如何才能做到“守成”?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

9. DHL 

10. C

11. D

12. (1)(百姓)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

(2)(魏征)担心一旦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必然陷入危亡的境地。

13. ①大功告成后能坚持到底;

②得志后不可纵情傲物;

③安逸时能常怀警惧之心。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必须攻破城池才能使敌人投降,还是创业艰难。

“群雄”为主语,“竞起”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前后断句,所以DH两处断开;

“草创”作“为难”的主语,主语前断句,L处断开。

故选DHL。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

B.成语“振聋发聩”“振臂一呼”中的“振”的意思都是“振动、挥动”。

句意: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挥动手臂,一声号召。

C.“与《阿房宫赋》中‘覆压三百余里’的‘覆’字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覆压三百余里”中“覆”的意思是“覆盖”。

句意:这时推翻昏庸无道的旧主。/覆盖了三百多里地。

D.“去国怀乡”的“怀”意思是“怀念,想念”。

句意:就必然怀有松弛懈怠之念。/离开国都,思念家乡。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D.“唐太宗认为守成更重要……由此可见唐太宗不认同房玄龄的话”错误。由原文“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革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可知,唐太宗认同房玄龄的话,但是如今艰难的创业已成往事,守业这一难事,应当和诸公一起谨慎对待。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覆”,颠覆;“深”,深切;“朽索”,用朽烂的绳索;“其”,怎么。

(2)“生”,出现;“骄逸”,骄奢淫逸;“端”,苗头;“践”,陷入。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结合“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可知,大功告成后能坚持到底;

结合“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可知,得志后不可纵情傲物。

结合“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息。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安逸时能常怀警惧之心。

参考译文: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这样可以忽视不理吗?

(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

贞观十年(636),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们说:“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必须攻破城池才能使敌人投降,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回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乘着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庸无道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算难。然而得到天下之后,志趣变得骄傲放纵,百姓想安宁地过日子,但徭役却无休无止,百姓穷困潦倒而国君却不停地奢侈享乐,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引起的。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难困苦,九死一生,所以他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如今辅佐我治理国家,担心一旦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必然陷入危亡的境地,所以他看到守业的艰难。如今艰难的创业已成往事,守业这一难事,我考虑应当和诸公一起谨慎对待。”

魏征说:“纵观自古以来的帝王,处在忧患危难的境地时才能够任用贤能的人,才会虚心接受大臣的意见,等到了局势安定享乐的时候,就必然松弛懈怠,古代圣人之所以能居安思危,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安逸的时候能常常怀有警惧之心,难道说这是容易的吗 ”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答案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材料一: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材料二: 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