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王,帝第五子元杰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

(3)王强使视之 使( )

11、翻译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12、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义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置酒共观之

1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3分)

参考答案

10、3分。每小题1分。(1)在……之前 (2)归依 (3)让

11、4分。每小题2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1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置酒/共观之

13、3分。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2分)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1分)

参考译文

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个儿子,叫赵元杰。曾经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王坦却独自低着头。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只看到血山,哪里有什么假山呢?”益王很惊讶,问他原因,王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这座假山都是用百姓租税筑成的,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未完成,听到王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毁山。

关键词:“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王,帝第五子元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王,帝第五子元杰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