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校释
作者: [明] 王守仁 著;萧无陂校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12-04
版次: 1
ISBN: 9787807618874
定价: 2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2页
字数: 20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明清思想经典丛书:传习录校释》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王阳明一生不重 著述,尤其不赞成记录师徒对话,因为在他看来:“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徐爱《传习录·序》)而徐爱备录师说,亦自知“固非先生之所欲”。正是抱着十分审慎的态度,《传习录》上卷(即初刻《传习录》)的刻录印行,经过了王阳明本人的审阅。于是,《传习录》上卷便与同年七月刻录的《古本大学》一起成为王阳明生前公开印行的重要 著作。
作者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中,自号阳明山人,故世人皆称阳明先生。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在困顿中幡然觉悟,在非议中毅然前行,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治武功兼备的儒家知识分子,其一生正好证成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综观其一生,其学术思想历经数次变化,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曰:“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目录:
传习录上
徐爱录
陆澄录
薛侃录
传习录中
答顾东桥书
启问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又
答欧阳崇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传习录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黄以方录
附录一
传习录拾遗
附录二
朱子晚年定论
附录三
初刻《传习录》徐爱序
续刻《传习录》南大吉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学经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