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学史稿
作者: 沈玉成 著;刘宁 著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2-06
版次: 1
ISBN: 9787805193809
定价: 17.5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17页
字数: 285千字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古文献研究丛书》是国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这个项目旨在反映我国当代部分学者研究我国重要古籍所取得的新成就。我国的古文献浩如烟海,其整理研究工作也源远流长,历代都有贡献。尤其是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古籍,由于在各个时代反复进行整理和研究,所以已积累了非常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这些古籍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个时代的学者又各自立足于他们的时代,带着各具特征的学术视野、观点与方法来进行再认识;所以,整理和研究的课题虽然一再重复,但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看,重复的工作在整体上却具有推陈出新、步步深入的特点。是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得到创造性传承的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进程。这样的进程显然在将来也要继续下去。前些时候,围绕着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曾有过激烈的思想论争,通过论争也取得越来越明确的共识。那就是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越是对外开放便越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熏陶能够加深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养成,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对于重要古籍的整理和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因为这些重要古籍事实上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们不但传承悠久,而且从古至今都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站在自己的伟大时代,完全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去伪存真、去芜存精的原则,进一步认清这些古籍的本来面目,并更为科学地评估它们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古文献研究丛书》的作者,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中青年学者。这些学者都受过系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广的认识,并在各自的教学与科研实践中提高了关于中国古文献学的造诣;同时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也对各种外来的学说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或吸收。因此具有在学术上反映时代特色并继往开来的潜力。但由于本丛书是属于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研究项目,因此各书的内容仍以对古文献的考证为主而兼及其它论述。各书的研究形式并不一致,除多数为专书研究外,也有专题研究与论文集。但在学术质量方面则有统一的要求,即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术观点上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广泛掌握实际材料和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供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由于各书都以考证为主,因此所有作者不管在研究中吸取什么新的方法,都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朴学”的谨严作风,以实学为前提,对所有结论做到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力戒浮官臆说。绝不故弄玄虚。本书的重点在于下编。上编四章只是对《春秋左传》学中几方面必须说明的问题作介绍或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妨视之为下编的准备。本书的原始材料主要利用《四库全书》和清朝人编的三部“经解”,当然,大多也只能泛读而已。至于近人的研究成果则比较分散,只能就力所能及作搜集和阅读。
作者简介:
沈玉成,1932年生。1955年毕业于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助教、中华书局编辑、文物出版社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著有《左传译文》、《左传选择》(选 注)、《南北朝文学史》(合作)、《韩非子选 注》(合作)及论文多篇。
目录:
上编概说第一章经和经学第一节经和传第二节今古文经学第二章《春秋》第一节《春秋》释名及其性质第二节《春秋》的作者问题第三节《春秋》“义法”第四节《春秋》对后世的影响第三章《公羊传》和《穀梁传》第一节《公羊传》的作者和性质第二节《公羊》“大义”和董仲舒第三节《穀梁传》第四章《左传》第一节《左传》的流传及其有关问题第二节《左传》的思想倾向第三节《左传》的文学价值下编春秋左传学史第五章在今文经学中脱胎——汉魏第一节《左传》学的创始人刘歆第二节范升、陈元的论争和郑兴第三节贾逵、服虔的《左传》学第四节三国时代的不同学风第六章杜预《集解》和南北学风——两晋南北朝第一节杜预的《集解》和《释例》第二节以杜学为主的南朝第三节以服学为主的北朝第七章从总结到转变——隋唐第一节刘炫《述义》对杜 注的疏通补正第二节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第三节《史通》中的“惑经”“申左”第四节开宋学先河的舍传求经之风第八章《春秋》经传学的进一步政治化——宋元明第一节啖、赵学风的继续和深化第二节北宋的《春秋》经传学一、孙复:尊王说和有贬无裘论二、胡瑗、孙觉、王哲、崔予方:众说纷呈……第九章由义理向考据过渡--清前期第十章在考据学的笼罩下--清中期第十一章今文学和《左传》真伪之争--清后期第十二章逐步走向科学化的研究--现代后记
关键词:国学经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