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释例
作者: [清] 王筠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1987-01
版次: 1
ISBN: 9787101001914
定价: 7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502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说文释例》二十卷,清王筠撰。王筠(一七八四一八五四),字贯山,号菉友,山东安邱人。道光元年(一八二○)举人,曾经在山西的鄉宁、徐沟、曲沃等地做过知县。
清代的“说文学”在乾嘉时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当时,严可均撰《说文校议》、段玉裁撰《说文解字 注》、桂馥撰《说文解字义证》,妙义纷披,各有成就。但这三部书都是就《说文解字》本身的坎序,逐字 注解考释,尚不能打破《说文》原来的坎序,“通其条贯”,直接分析《说文》的体例,探讨文字学本身的规律。虽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 注》中多涉及“通例”,但非专书。
王筠的《说文释例》就是一部发展了段玉裁“通例”说,专门探讨《说文》体例和文字学规律的 著作。全书共二十卷,分四十多种条例来探索《说文》的体例和文字学规律。书中不乏精义,这里举一条例子,以见一斑:
字有不须偏旁而义已足者,则其偏旁为后人遞加也。其加偏旁而义遂异者,是为分别文。其种有二:一则正义为借义所夺,因加偏旁以别之者也(冉字之类);一则本字义多,既加偏旁则祇分其一义也(伀字不足兼公侯义)。其加偏旁而义仍不异者,是谓累增字。其种有三:一则古义深曲,加偏旁以表之者也(哥字之类);,一则既加偏旁即置古文不用者也(今用复而不用复);一则既加偏旁而世仍不用,所行用者反是古文也(今用“因”不用“捆”)。
这段精癖的论述,是大家所熟悉的。我们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窥见《说文释例》一书在古文字学中的学术价值。
这次我们据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刻本影印,并将王筠后来所刻的《说文释例补正》附印在每卷之后。书后附笔书索引,以便读者。
目录:
遣贤于博奕云尔道光丁酉七月三日安邱王筠友自序
说文释例序卷一三
说文释例目录
卷一
六书统说
指事正例一变八O以下皆论篆籀
卷二
象形正例一而其类五变例十
卷三
形声
亦声此形声会意二者之变例
说文释例
省声此形声之变例兼有会意之变例
一全一省此亦形声之类而无杂不足为变例
两借此省声之变例
以双声字为声
一字数音
卷四
形声之失亦无杂不足为变例
会意正例三变例十二
转 注
卷五
假借
籀文好重叠
或体
谷体
卷六
同部重文
卷七
说文释例卷一二
卷八
分别文累增字此亦形声变例
叠文同异亦会意正例
体同音义异
卷九
展转相从
母从子
说文与经典互易字
列文次弟
卷十
说解正例以下皆论说解
说解变例
一日
卷十一
非字者不出于说解
说文释例卷一三
同意
阙
读若直指
读若本义
读同
读若引经
卷十二
读若引谚
声读同字
……
关键词:国学经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