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公羊
作者: 陈絅口述;爱新觉罗·毓鋆口述;讲口述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11
版次: 1
ISBN: 9787551148122
定价: 8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轻型纸
页数: 624页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1.了解中国文化真面目——毓老师常说不懂《大易》与《春秋》,就不懂中国文化,《大易》与《春秋》绝不能仅通过看书进行学习,必有师承,这两部经典是毓老师授课的核心文本,也是体现奉元书院精神的两部主经。孔子志在《春秋》,继孔子之志,必治《春秋》,治《春秋》当本董仲舒、何休。毓老师强调《大易》与《春秋》互为表里,要以《春秋》为用,以《大易》为归,贯彻群经,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公羊学在汉代及晚清时期有两次复兴,深刻影响中国学术发展和进程。但公羊学难懂,学人多不得其门而入,不懂公羊学,不能了解中国文化的之真面目、真精神。学习公羊绝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中国文化保存“根本”。2.《春秋公羊传》解读人: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跨世纪最后一位经学宗师、中国最后一位皇族名儒——要真正读懂中国传统文化智慧、体悟古代文化真精神,需要一位好的引路人。他是隐士,传授的却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他是满族人,发扬的却是华夏奥旨;他自幼成长于钟鸣鼎食之家,中年后却对清苦生涯安之若素;他曾活跃于历史政治舞台,惊天动地,去台湾后却旋即隐于民间,默默传授中国学问,前后长达六十余年。这就是一代大儒爱新觉罗·毓鋆。毓老自幼受宫廷教育,潜心治学一百年,书院讲学六十载,以一座山的精神推广民间书院教育,复兴逐渐凋零的中华人文传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窥见生命的真相。3.毓老讲授的不是考据、训诂的国学,而是充满救世情怀、人生智慧的活泼泼的国学——毓老师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工作,他坚信古老的中华智慧是活泼泼的,是亘古常新的,要恢复中国学问的本来面目,“以华夏奥旨,寻拯世真文”,以古人智慧,启发我们自己的智慧。毓老师强调《春秋》旨在“拨乱反正”,读书人之责任便在拨乱反正,读书要能解决问题,要用智慧看中国东西,但不要迷信。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1980-1981、1988-1989、1999年在台北天德黉舍、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毓老师认为《易经》与《春秋》是中华文化精华之所在,不读此二经难以明白孔子思想,难以读懂中国文化,此两部元经为奉元主经。公羊不易读,其重在阐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公羊学是中国思想之绝学,今人已少研究此学,这也是毓老师的绝学,他讲公羊着重其思想、智慧对今人的启示。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毓鋆(1906-2011),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外界都尊称他为“毓老”而不名。毓老的百岁人生堪称传奇,他是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自幼受宫廷教育,为末代皇帝溥仪伴读。师从陈师曾、陈宝琛、罗振玉、叶玉麟、郑孝胥等国学大家,私淑熊十力,终成一代大儒。1947年来台后,在台宣扬中华文化,先后创天德黉舍、奉元书院,私人讲学一甲子,主张“达德光宇宙,生命壮自然”“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受教弟子万余人,遍及海内外与各行业, 著名的弟子有徐泓、辛意云、林义正、陈明哲、刘君祖、孙中兴、黄忠天、陈明德、蒋勋、严定暹、张辉诚、简媜、吕世浩等学界名家,以及夏含夷、班大为、魏斐德、黄宗智、孟旦、甘慕白等美国汉学家。毓老一生倡经世致用之学,并 注重对时势的分析,为四书五经、诸子百家 注入了真实的生命和生机。2011年3月20日于台北市家中辞世,享寿一百零六岁。
目录:
前言何休序
壹·据乱世
隐公第一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有一年桓公第二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有一年十有五年十有八年
庄公第三三年四年六年七年十年十有二年十有三年十有六年十有八年十有九年二十有二年二十有三年二十有四年二十有七年二十有八年二十有九年三十年三十有一年闵公第四元年二年僖公第五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六年七年八年九年十年十有五年十有六年十有九年二十年二十有一年二十有二年二十有三年二十有八年二十有九年
贰·升平世
宣公第七十有五年襄公第九二十有九年三十年
叁·太平世
哀公第十二十有四年
余论
关键词:国学经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