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第一辑)(修订本)子部(全五册)
作者: 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写组编写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0
版次: 1
ISBN: 9787562151821
定价: 150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中國歷史上的對外文化交流有兩條道路:一條是絲綢之路,傳播中國的物質文化;一條是漠籍之路,傳播中國的精神文化。絲綢之路主要是中外物質文化交流的道路,這是舉世公認的。絲綢之路(SiIkm巳》的概念,是十九世紀後期由德國學者提出的。各國研究者接受了這一概念,並習慣用它來解釋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但是,現在看來,這一概念有一定的局限。首先,中外文化交流不僅僅是物質互換,還有精神的溝通。絲綢之路概念的緣起,是對東西方商貿交流的研究,對精神文化的關 注稍顯薄弱。其次,中外交流不完全是中國與西方的交流,也包括與東方其他各國的交流。儘管到了今天,絲綢之路的概念經過開拓,形成沙漠絲路、草原絲路、海上絲路三個部分,可是仍然無法包容中国與東亞、東南亞諸國交流的内容。再次,中外文化交流與經濟商貿交流的線路,也不完全相同,在歷史時間上也有較大的差異。所有這些,便是我們提出漠籍之路(booknad)的原因。漠籍是中國精神文化的載體,漠籍之路是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沿 著漠籍傳播的軌跡,尋找中外精神文化交流的道路,應該是當代學者和出版人的責任。這些年,有志於此的學者,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學者就提出用書籍之路的概念,來研究中日文化交流。但是仔細想來,書籍之路的提法不如漠籍之路明確,探究的範圍也不應該局限在兩國之間,應該把漠籍之路作為打開古代中外精神文化交流史的鑰匙。
目录:
第一册漢籍之路——《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序言 柳斌傑《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一輯)修訂本說明编纂凡例標題句解孔子家語三卷 完王廣謀撰 日本慶長四年刊本定本韓非子纂聞二十卷 日查松阜圃撰 日本崇文院刊三家傳日用本草八卷 (元)吳瑞撰 《明》吳鎮校補 明嘉靖閘歙西黃氏刊本韻府群玉(一)二十卷 (元)陰幼遇編 朝鲜覆刻元顺帝元統二年梅溪書院刊本第二冊韻府群玉(二)二十卷 (元)陰幼遇編 朝鲜覆刻元顺帝元統二年梅溪書院刊本新刻天下四民遍覽三厶口萬用正占不四十三卷 (明)余象斗編 明萬曆二十七年余氏雙峰堂刊本……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
关键词:国学经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