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与国学
作者: 刘梦溪 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5-06
版次: 1
ISBN: 9787108052315
定价: 52.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1页
字数: 20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马一浮的学术思想体系,可以用“新义理学说”立名,其学理构成为“六艺论”和“义理名相论”两部分,其方法则是儒佛互阐和会通儒佛。对马先生的一生为学而言,儒学是底色,佛学是生活,诗学是性情,他将国学重新定义为“六艺之学”的“国学论”,前贤不逮,义显当代,泽被后世。
作者简介:
刘梦溪先生,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终身研究员;文艺学和艺术学两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近现代学术思想和艺术文化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 著作有:《传统的误读》、《中国现代学术要略》、《红楼梦与百年中国》、《学术思想与人物》、《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陈寅恪与红楼梦》等。主持编纂的《中国现代学术经典》(35卷,1997),获中国图书奖;主编的《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10卷、1998),获国家图书奖。
目录:
自序
第一章马一浮的文化典范意义
一我们知马一浮先生很难
二马一浮其人就是一个文化典范
三马一浮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家
四马一浮的儒佛会通的学问结构
五马一浮的学问是“达道之学”
六马一浮“国学论”的学理价值
七马一浮言文体制的典范意义
八马一浮的诗学成就
第二章马一浮青少年时期的学问储备
一早慧的天才
二接触“外学”
三读书最多的人
四陋巷高士
五“任道不惑”,“必归于儒”
六《悲秋四十韵》
七何处“遣悲怀”
第三章马一浮的学术精神和学问态度
一马一浮学问经历的故事
二马下浮对读书之道和学问义涵的阐释
三马一浮的为学观念和进学途径
第四章马一浮和“六艺论”
一“六艺”溯源
二“天下虽干戈,吾心仍礼乐”
三“楷定国学名义”
四“六艺该摄一切学术”
五“六艺之道”炳然常存
六“尚亨于野,无吝于宗”
七“救得一分是一分”
第五章马一浮的“义理名相论”
一分析名相和排遣名相
二理气:体用一原
三智能:知行合一,性修不二
四“言行者,君子之枢机”
……
第六章马一浮与复性书院
第七章马一浮的儒佛会通思想
第八章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
第九章马一浮与国学
跋语
关键词:国学史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