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經書 注疏刊刻研究
作者: 张丽娟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7
版次: 1
ISBN: 9787301227350
定价: 6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72页
字数: 431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宋代经书 注疏刊刻研究(繁体版)》通过对宋刻经书 注疏传本的全面考察,结合文献记载与书目 著录,力图厘清今存宋刻经书版本的类型、源流,各版本刊刻时地、体例演变,从而呈现出宋代经书 注疏刊刻的全貌,揭示经书文本在宋代由经 注本、单疏本向经 注附释文本、纂图互 注重言重意本、 注疏合刻本演变的历程。通过各版本之间以及各版本与今通行本之间的文本比勘,揭示宋刻经书 注疏各类型、各版本的体例特点与文字差异,考察各版本间的相互关系,并发掘其文献校勘价值,为经书 注疏新的校勘整理工作提供版本依据。
作者简介:
张丽娟,河北晋州人,1967年生。1984年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学习,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始,先后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从事图书馆古籍工作二十年。曾在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台北辅仁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做访问研究。现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版本学、出版史、经学文献学, 著有《宋本》(与程有庆合作)等。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节宋以前儒家经典的传播
一、经数的扩展
二、 注疏的衍生
三、从书于竹帛到雕版印刷
第二节宋代雕版印刷事业的繁荣与经书 注疏的刊刻
一、宋代雕版印刷事业的繁荣与经书 注疏的刊刻
二、宋代刻经的经数
三、宋刻经书文本类型的演变
第三节前人研究情况
一、清代以前
二、清代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近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第四节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单经 注本
第一节北宋国子监刻《九经》与南宋国子监重刻本
一、五代园子监刊刻《九经》
二、北宋国子监重刻《九经》
三、南宋国子监重刻《九经》
四、关于南宋国子监刻本《尔雅》
五、国子监本经书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节南宋抚州公使库刻《九经》
一、现存抚州本经书诸传本
二、抚州本经书的刊刻
三、抚州本经书的修补
四、抚州本《礼记》原刻与补版之比较
第三节南宋兴国军学刻《六经》
一、兴国军学刻《六经》传本
二、兴国军学本《六经》的刊刻
三、从《春秋经传集解》看兴国军学本的文献价值
第四节蜀刻大字本经书
一、蜀刻大字本经书的传本
二、蜀刻大字本的特点与价值
第五节其他单经 注本
第二章经 注附释文本
第一节《经典释文》的单刻与附入
一、《经典释文》与儒家经书
二、“兴国于氏”刻本《九经》与“鹤林于氏”本《春秋经傅集解》
第二节建安余仁仲万卷堂刻《九经》
一、今存余仁仲万卷堂刻《九经》的传本
二、余氏万卷堂与《九经》的刊刻
三、余仁仲本《九经》的修订与后印
四、余仁仲本《九经》的校勘价值
五、余仁仲本《九经》对后来版本的影响
第三节廖莹中世彩堂刊刻《九经》
一、廖莹中世彩堂与廖刻《九经》
……
第三章纂图互 注重言重意本
第四章单疏本
第五章越州刻八行 注疏本
第六章建阳坊刻十行 注疏本及其他宋刻 注疏本
关键词:国学史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