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史记([汉]司马迁 著;王其和 注)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史部书籍 来源:网络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史记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史记

作者: [汉] 司马迁 著;王其和 注

出版社: 山东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6

版次: 1

ISBN: 9787547406571

定价: 35.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95页

字数: 24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史记》最初没有书名,或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演变成“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作者简介: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中期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出生在一个掌管国家典籍、档案文册的史官家庭里。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熟悉文学历史,精通天文地理,有志于编写一部贯通古今的通史巨 著,并为此积极准备材料。司马迁受家庭的影响,早年学习古代典籍,跟孔安国学习《尚书》、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遍游名山大川,考察风物古迹,广泛采集史料。他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从此,司马迁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去世。在临终前,司马谈把自己撰写通史的宏愿和准备的材料都留给了司马迁。父亲去世后,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太史令,开始全力搜集史料,准备写作。司马迁一方面利用自己做太史令的便利,“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太史公自序》),把汉代朝廷国家图书馆中的文献典籍加以整理和编排;另一方面广泛交游询问,掌握第一手的历史资料。经过几年时间的准备,司马迁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开始撰写《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巨 著。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天汉三年(前98),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李广的孙子,详见《史记·李将军列传》)辩护,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故意诽谤贰师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因此被判入狱,处以宫刑。后被赦出狱,任中书令(皇帝身边由宦官充当的掌管文秘机要的官员),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在身体遭受巨大摧残,而且还不时遭受别人嘲笑的情况下,“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他因此不得不“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前后历时十年,司马迁才完成了这部巨 著。不久之后,司马迁就与世长辞了。

目录:

一项羽本纪

二陈涉世家

三留侯世家

四管晏列传

五孙子吴起列传

六孟尝君列传

七平原君虞卿列传

八魏公子列传

九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刺客列传

十一淮阴侯列传

十二张释之冯唐列传

十三李将军列传

十四游侠列传

十五滑稽列传

关键词:国学史部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经典读本丛书:史记([汉]司马迁 著;王其和 注)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