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王克林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史部书籍 来源:网络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

作者: 王克林 著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8

版次: 1

ISBN: 9787203073772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64页

字数: 236千字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书的出版很有首创性和开拓性,在写作方法上,将考古与历史紧密结合,为目前我们探讨中国古代文明,开启了一条新的途径或拓展了新的领域。以《山海经》所记炎黄时代的史事,与仰韶文化整合,有“史”有“物”,“物”、“史”相印证,正反映了炎黄时代的文化。它与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同类 著述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比较可信的素有原始史料丰富之称的《山海经》作铺垫,从而使我们对炎黄文化的看法并不感到那么空泛,不像在雾里看花。此外,对炎黄文化面貌的解读,《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些奇思妙想、迷幻诡异的,诸如人面鱼身、人鱼合首、人面兽身、人面鸟嘴、三面人和·增减肢体的鸟、兽、鱼等动物形象,无枝的“建木”、树干“长无寻、大五围”的“木禾”以及“黄华赤实、其味如饴”的丹木等现实的和非现实的动植物,本书均在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两大类型的彩陶中找到了相应的纹饰。

目录:

序自序第一章《山海经》与仰韶文化概论引子第一节《山海经》内容简述一历史神话化二神化地理学三神话民族学四神话天文和气候学五神话动植物学六矿物与天然气七药物疾病与巫医八宗教与占验第二节《山海经》性质之我见一“生”与“化”的哲学理念二老庄哲学的“混沌”思想三“天人合一”思想四《山海经》与《易经》的比较第三节《山海经》图说考第四节《山海经》创作目的与价值一《山海经》的写作目的二《山海经》的学术价值第五节《山海经》与仰韶文化整合研究一关于《山海经》的时间段问题二《山海经》——仰韶文化——传说时代考古三从古代氏族证《山海经》为传说时代的文献第二章对半坡类型彩陶动物纹饰所含信息的解读第一节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彩陶动物纹饰一现实的动物纹饰二非现实的动物纹饰第二节《山海经》对仰韶文化彩陶动物纹的诠释第三节半坡类型彩陶鱼纹的性质第四节人面纹、饕餮的性质与含义一饕餮的性质问题二饕餮的起源和发展三饕餮含义的阐释第五节半坡类型的群体移动考察第三章对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为柿花的解析第一节庙底沟类型的梗概与彩陶特征一庙底沟类型的梗概二彩陶纹饰图例第二节对纹饰的评议一几何形图案系说二花卉纹说三太阳纹说四鸟、鱼纹说第三节不是蔷薇是柿花一《山海经》文献记载的信息二“丹木”产地的地理环境第四节柿树的价值与人文意义第五节柿花的整合研究第六节柿花与“帝”的探讨第七节图像的意蕴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启蒙二历史神话的表象三生育观的表现第四章《山海经》、仰韶文化与炎、黄二帝第一节炎、黄二帝的族源第二节炎帝史迹与文化一《山海经》记录的炎帝史迹二炎帝史迹解读三炎帝名号与神农第三节黄帝史实与文化一黄帝一词的概说二黄帝史迹的试解三黄帝族的发展第四节从《山海经》看黄帝时代的社会第五章《山海经》的记录形式第一节记录形式的议论第二节历史学和历史民族学索引一历史学的线索二民族学的资料第三节考古民族学资料第四节图文字的考古学类比后记

关键词:国学史部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山海经》与仰韶文化(王克林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