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道德经》里的智慧(季风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子部书籍 来源:网络

《道德经》里的智慧

道德经》里的智慧

作者: 季风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08

版次: 1

ISBN: 9787301272787

定价: 3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32页

字数: 120千字

分类: 国学古籍>哲学心理学

内容简介:

汲取祖先智慧,回归传统文化,是当今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在回归传统的路中,我们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看清周遭。因此,围绕《道德经》、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我们策划了本系列丛书。本书即为其中之一。

《里的智慧》把老子的《道德经》划分为十一个主题,对每一主题从多角度进行深入解读。为便于读者理解,书中还穿插了古人的践行实例以供参考。读懂《道德经》,能够让人更好地为人处世。希望广大读者都能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生。

作者简介:

季风,知名教育专家,先后出版过《北大国学课》《儒家国学课》《道家国学课》等,深受读者喜爱。《北大国学课》自2013年3月出版以来,连续加印十余次,多次名列全国历史类图书畅销榜前列。

目录:

《道德经》里的智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什么?

能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对宇宙演化史的描述吗?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说的是生死轮回吗?

老子是道教创始人吗?

第二章厚生之德: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以德报怨”是孔子的主张还是老子的主张?

如何做到无弃人、无弃物呢?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上善若水”对做人有什么启示?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是说难得糊涂吗?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让人更保守吗?

第三章无为而治: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就是无所事事吗?

老子的“自然无为”是消极避世吗?

“小国寡民”思想要不得吗?

“无为而治”在历史上有成功案例吗?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是让人少说为佳吗?

第四章柔弱胜刚:兵强则灭,能守柔者则强

老子生死观里的“柔弱”是什么意思?

“兵强则不胜”是胡说八道吗?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是老子的诡辩吗?

老子说“柔弱处上”符合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吗?

“不言之教”应该怎么理解?

第五章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福兮祸所伏

老子的辩证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老子为什么要“知其白,守其黑”?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老子发明的战术吗?

“反者道之动”指的是什么?

老子的福祸相生之道该怎么理解?

第六章知足者富:祸莫大于不知足,知止方能不殆

“大成若缺”是鼓励人保留缺点吗?

“知足不辱”真的可以长久吗?

“知足常足”是提倡安于现状吗?

“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应该如何理解?

“知不知”与“不知知”是一个意思吗?

第七章不争之争: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什么把“不敢为天下先”列为人生三宝之一?

“使民不争”是反对一切竞争吗?

为什么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夫慈,以战则胜”真的可行吗?

不争哲学是一种权术,还是一种修养?

第八章圣人病病:自知者明,刚愎自用多灾祸

“病病”是指重视身体健康吗?

为什么老子说“自是者不彰”?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是在否定自己的能力吗?

“清静无为”就能避开祸患吗?

第九章功遂身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为什么说“功遂身退”是“天之道”?

什么是“功成而弗居”?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怎么理解?

第十章绝圣弃智:见素抱朴,不以智巧贻害百姓

“绝圣弃智”是抛弃一切文明成果吗?

“绝圣”的同时为何又处处以圣人为榜样?

为什么说“不以智治国”是国家之福?

第十一章和光同尘: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指与世俗同流合污吗?

如何理解老子的尚和精神?

为什么“和大怨”会留下“余怨”?

有道者“大隐于市朝”是对“和光同尘”的实践吗?

关键词:国学子部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道德经》里的智慧(季风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