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代談藪校箋
作者: [隋] 陽玠 著;黄大宏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10-04
版次: 1
ISBN: 9787101073638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3页
字数: 3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古体小说丛刊:八代谈薮校笺》在中国小说史上,隋代历来是一个被人忽视的环节。众多的小说史 著作,有的对隋代一笔带过,有的甚至略而不提。诚然,这裹有客观原因:隋朝国祚短促,文化积累的时间有限,自然小说作者不多,留存的作品更少,研究的空间确实不大。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细化,对隋代小说的整理和研究也应该开拓新的格局。大宏此书,正是这一领域的一顼令人欣喜的新成果。
目录:
序
隋人阳阶与《八代谈薮》(代前言)
整理说明
正编卷上北朝
元魏第一
一昭成帝不罪射目人
二崔浩驳祁纤改国号
三长孙道生居廉毁宅
四渤海高允忠直清俭
五陆璘堪为陆氏宗首
六顿丘李崇置鼓御盗
七刘献之以四科立身
八崔光博学一门二史
九崔光读经有鸽人怀
一〇崔光名子皆有力傍
一一邢峦讳焘言巨源杖
二一成淹令齐素服行吊
二二杨大眼骁勇过关张
一四崔挺于龙道立观宇
一五邢邵嘲裴袭为蓬莱
二八三崔两张不如一康
一七作仆射不如饮酒乐
一八李谐使梁应对有方
一九高昂赋诗雅有情致
二〇元景虽醉依旧低昂
二一魏文帝梦日坠三分
二二元景别后泪当阑干
二三卢景裕生而发白
二四阳阶藏崔翁书于腹
二五孝静帝升高问人日
二六高欢赞丰乐不谄媚
二七皇甫王渊善相澄洋
二八李浑调陆操新婚北齐第二
二九李庶无须崔谌无眉
三〇萧悉达不惧鼠啮
三一高洋为罗刹所化
三二高洋诛元氏子孙
三三陆义名马作云驹
三四王晞号方外司马
三五徐之才博识善辩
三六驹骔对陈使问赤
三七魏彦渊谵语三则
三八卢思道口辩五则
三九狐媚显南安反迹
四〇阳玠善口辩五则
周第三《阙》隋第四
四一开善寺僧答薛道衡
四二卢思道作诗如织锦
四三卢思道称酒价嵬峩
四四薛道衡寒食食醴酪
四五大野客师解突厥墙
正编卷下南朝宋第五
四六甄彬尝有还金之美
四七羊玄保赌得宣城郡
四八王绚答草翁风必舅
四九何承天称凤将九子
五〇王玄谟诵经免刑戮
五一张畅诵观音经脱狱
五二沈庆之求致仕不许
五三谢庄笑而不与人官
五四前废帝鲈孝武像鼻
五五萧道成得九锡之征
五六徐文伯油灌疗发瘕
五七东海徐氏世为良医
五八范柏年居廉让之间
五九宋刘景素赋燕抒怀
六〇后废帝昱恣行诛戮
六一王约肥痴昭略瘦狂
六二崔沈侍宴辩争羹脍南齐第六
六三王俭生平逸事四则
六四萧遥欣劝阻弹飞鸟
六五吴郡张融机辩如流
六六胡谐之家不改僎语
六七王僧虔王慈善应对
六八刘绘戏郡人居秽里
六九陶弘景谢职隐茅山
七〇周颐喜食早韭晚菘
七一庾杲之对武帝问谧
七二张融善言逸事三则
七三萧靓明奉母得石函
七四刘祥恃才讽人如驴
七五张绪少年风流似柳
七六解叔谦求藤疗母疾
七七王融宋弁辩马优劣
七八稚珪以蛙鸣胜鼓吹
七九齐明帝问捉竹筋意
八〇鲁康祚跪泣愈母癃
八一宗元卿因母病心痛
八二匡昕孝感亡母复苏
八三陈郡袁嘏诗有生气
八四徐孝嗣终不至萧寺
八五庾说推萧颖胄历敷
八六徐孝嗣梦童子移床梁第七
八七三日不读谢诗口臭
八八梁高祖号皇帝菩萨
八九孙伯翳居隐不为吏
九〇高爽嘲诮刘蓓孙挹
九一沈约子野互删史传
九二李膺今奉唐虞之主
九三萧衍沈约品吴均诗
九四梁王筠为沈约所赏
九五梁高祖作五字迭韵
九六汝南周舍善对三则
九七沙门重公辨对二则
……
外编
附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学子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