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随园诗话(全四册)([清]袁枚 著;陈君慧 译)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集部书籍 来源:网络

随园诗话(全四册)

随园诗话(全四册)

作者: [清] 袁枚 著;陈君慧译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1

版次: 1

ISBN: 9787801067890

定价: 19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986页

字数: 1400千字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随园诗话》是清代影响最大的论诗之作,共有二十六卷,其中《诗话》十六卷,《诗话补遗》十卷,可谓皇皇巨 著。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

《随园诗话》的精华是其所阐发的“性灵说”的美学思想,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誉:“往往直凑单微,隽谐可喜,不仅为当时之药石,亦足资后世之攻错。”

“性灵说”诗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因素,是诗歌创作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中,真情是诗人创作的首要条件,是诗歌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以真情感人是诗的主要审美功能。《随园诗话》认为“情至不能已,氤氲化作诗”,诗作为抒情的艺术自然应该“自写性情”,“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反对以考据代替性灵,尤其推重诗“言男女之情”,强调“诗可以兴,诗能人人心脾,便是佳诗”。其次,诗歌创作必须做到有个性,即所谓“作诗,不可以无我”,“我”即诗人特有的秉性、气质和审美能力,强调“我”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因为有“我”,所以艺术构思要有独创精神,所谓“精心独运,自出心裁”,才能独抒性灵,“出新意,去陈言”,写出风格的多样化。第三,诗人创作必须具备特殊才能,亦即要有“诗才”。其表现为才思敏捷。即“诗文之道,全关天分,聪颖之人,一指便悟”,《随园诗话》尤其重视诗歌创作构思所产生的“灵机”“兴会”这一灵感现象,推崇“天籁最妙”的自然表现艺术。

《随园诗话》阐述上述诗论时,大多是结合选诗生发的。诗论的美学思想是《随园诗话》的选诗标准,诗论又是在评论选诗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随园诗话》所选的诗虽然具有标准较严,作者面颇广,女子诗尤多,题材丰富等“集思广益”的特点,但所选的诗也有碍于情面,徇一己之交情的,某些“情诗”感情不够健康积极,甚至还有宣扬迷信唯心的思想,且引用古诗文多不 注明出处,引文亦时有谬误而未曾校订。这些都是《随园诗话》的缺陷,读者在阅读时,应加以 注意。

目录:

随园诗话(第一册)

随园诗话·卷一

一、文中寄志

二、重神轻格

三、门户之规

四、引用他言

五、诗于落第

六、忘却韵律

七、佳句不多

八、应用禅理

九、金公爱才

一○、尹公作诗

一一、怀念托庸

一二、浅尝辄止

一三、子陵光武、言语强硬

一四、切勿抄袭

一五、关于乐府

一六、赵孟斥子

一七、发音的变化

一八、不拘格式

一九、声调的变化

二○、奇诗异赋

二一、不拘事实

二二、关于大才

二三、绝妙名联

二四、评黄庭坚

二五、重名轻诗

二六、受恩与否

二七、三才子才气逼人

二八、无需舍己为人

二九、怜才忆友

三○、文风迥异

三一、私章惹事

三二、高文良之妻

三三、不拘小节

三四、组云改诗

三五、奇才张勇

三六、风雅诗人何士開

三七、才子吕文光

三八、帙人魏允迪

三九、苏州轿夫

四○、相去甚远

四一、句句精言

四二、侍权不逞

四三、味鲜趣真

四四、学不知足

四五、诗比其人

四六、以文开罪

四七、诗贵含蓄

四八、讽显者之诗

四九、诗喜不平

五○、江阴城之烈女

五一、以诗服人

五二、女傅奇遇

五三、自出新裁

五四、品高诗亦佳

五五、有得必有失

五六、以诗育人

五七、以情赋诗

五八、诗贵生动

……

随园诗话·卷二

随园诗话·卷三

随园诗话·卷四

随园诗话·卷五

随园诗话·卷六

随园诗话(第二册)

随园诗话(第三册)

随园诗话(第四册)

关键词:国学集部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随园诗话(全四册)([清]袁枚 著;陈君慧 译)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