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孟子全鉴(第2版)(孟子 著;东篱子 编)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古籍整理书籍 来源:网络

孟子全鉴(第2版)

孟子全鉴(第2版)

作者: 孟子 著;东篱子编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8

版次: 2

ISBN: 9787518006670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0页

分类: 国学古籍>哲学心理学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经典 著作,被列为“四书”之一,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行和哲学思想。其文论证有力,比喻生动,文辞华丽,气势磅礴。《孟子全鉴》(第2版)在对原典 注释、翻译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读者可深切感受到孟子的仁爱思想和思辨智慧,从而将先贤思想更好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东篱子,本名迟双明,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目录:

卷一梁惠王(上)

◎做人不要轻义重利

◎最大的快乐是与民同乐

◎不要五十步笑百步

◎保障和改善民生

◎损人之事不可为

◎仁者无敌

◎身居其位应善谋其政

◎做人做事仁爱之心是根本

◎多行善举受益无穷

◎做法不切实际,就是缘木求鱼

◎衣食足而知礼仪

卷二梁惠王(下)

◎不能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

◎老百姓的口碑是判断的标尺

◎不要逞匹夫之勇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与百姓共冷暖才是王道

◎间接说服,曲径通幽

◎ 注重考察,不可轻信

◎不做万夫所指的人

◎不能凡事以我为中心

◎得人心者得天下

战争胜负取决于民心所向

◎关 注民生才能凝聚民心

◎仁政最能感化百姓

◎多做善事,积德积福

◎以仁义之心赢得忠诚与敬畏

◎小人主宰不了世事发展

卷三公孙丑(上)

◎实行仁政,顺应发展

◎做人要培养浩然之气

◎学者要坚持“不动心”的研学精神

◎以德服人,教化天下

◎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政德贤明,仁慈爱民

◎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

◎善于反省,多从自身找原因

◎闻过则喜的人进步会很快

◎不要固执己见,学会灵活处理

卷四公孙丑(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对有气节的人不要随便待之

◎君子不会被金钱收买

◎下级犯错上级有责

◎身在其位当谋其政

◎独断专行害处多

◎孝敬是做人的重要德行

◎以暴制暴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真正的商人不会做垄断市场的事

◎爱惜人才不是做表面文章

◎真诚坦率是君子的作风

◎当今之世弃我其谁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卷五滕文公(上)

◎大国与小国行仁政的道理是一样的

◎上级的做事风格对下级有直接影响

◎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心里就有盼头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除旧革新才能进步

◎对待父母丧事反映一个人的孝顺程度

卷六滕文公(下)

◎欲想正人必先正己

◎节义之人不会为功名利禄所动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得之有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四海归心则战无不胜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君子会坚守自己的节操

◎发现错误应及时彻底改正

◎主张正义,为真理而辩

◎凡事不能走极端

卷七离娄(上)

◎有规矩才成方圆

◎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典范

◎仁义关乎国家存亡

◎修身厚德才能治天下

◎仁德是无敌于天下的利器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别做把人才往其他地方赶的蠢事

◎不走正道的人最可悲

◎真诚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天下归心靠仁义而不靠战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要教条死板,学会通权达变

◎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

◎恪尽孝道,天经地义

◎上梁不正下梁歪

◎懂得反省,修正不足

◎恭敬有礼是美德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仁义礼智乐是人力所能及的

◎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卷八离娄(下)

◎圣贤皆有施行仁政的共同准则

◎从大处着手,以大局为重

◎和谐相处,上下级要互相尊重

◎有所为有所不为

◎把握分寸,言行有度

◎做事要合乎道义

◎学问的至高境界是自得而简约

◎以善滋养人,德行崇高

◎仁义为立身之本

◎学习先人可贵品质

◎孔孟学说与历史典集源远流长

◎清醒认识事物的本质

◎教人应该艺德并重

◎因势利导,顺应自然

◎不畏权贵真君子

◎反省是一面镜子

◎做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地位往往会支配行动

◎别被名利束缚心

卷九万章(上)

◎多尽孝道,感恩父母

◎不要被片面的假象所蒙骗

◎抛却恩怨,感化人心

◎不要凭空揣度和歪曲他人

◎百姓拥护很关键

◎得民心者得天下

◎争做众人眼中的先觉者

◎察其交往观其人

◎聪明人不做蠢事

卷十万章(下)

◎集人所长成大事

◎周朝爵禄条理分明

◎交友重在观其品德

◎君子不拒绝正常之礼

◎德行与身处职位相配

◎要谦恭地对待有识之士

◎真正的贤士不会为世俗所左右

◎交友必先知友

◎要秉持一定的做事原则

卷十一告子(上)

◎莫做有悖人之天性的事

◎环境对人的本性会有重大影响

◎关于人的天性存在争议

◎食欲性欲皆是人的天性

◎“义”具有内在性,也具有外在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理义是人们共有的

◎仁义之心也需要时常滋养

◎贵在持之以恒,最忌一曝十寒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把失去的找回来就是学问之道

◎清楚轻重环节,避免舍本逐末

◎仁义之心需要滋养

◎人的内涵比外在更重要

◎分清主次才会不偏离实质

◎喜新厌旧最终会失去更多

◎自尊者人尊之,自贵者人贵之

◎志可立不可丧

◎好的人才也得经过长时间考验

◎做事必须讲条理

卷十二告子(下)

◎事物的对比应 注意可比性

◎人皆可以为尧舜

◎莫因关系远近而看法不一

◎利益难以换取永久的和平

◎礼仪是增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润滑剂

◎非常之人都有非常的表现

◎别做追随领导恶行的人

◎辅助领导就要助其走正道

◎背仁之才有害于民

◎纳税率依国家大小而定

◎以邻为壑害人害己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

◎拒人于千里之外是愚人之举

◎君子怎样为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

卷十三尽心(上)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要活得明明白白

◎乐道忘势的读书人最受人推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奋发向上才能有所作为

◎老百姓最需要良好的教化

◎良知良能与生俱来

◎人之才学往往来自于忧患

◎为官必须树正气

◎君子的三大快乐

◎心中须有定性,不要随波逐流

◎奉养老人是传统美德

◎生活富足,天下归仁

◎志存高远是做人的大境界

◎人的义利观不尽相同

◎价值观决定了人的行为

◎人要有甄别美丑的能力

◎积极进取和坦然若定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

◎真仁义的人英名流传

◎脑力劳动者是社会所需

◎志行高尚的人才会有儒士风范

◎做人要有大节操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环境会影响人的气度

◎不要被虚伪的恭敬所迷惑

◎被动和主动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

◎教学是有恰当的方式和方法的

◎做人要讲道义和中庸

◎做学问要谦虚谨慎

◎爱从自家开始

◎凡事应知轻重缓急

卷十四尽心(下)

◎莫因私利而损他人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仁者方可得天下

◎要想做事成功,必须自身努力

◎富贵于我如浮云

为政之举,治国大要

◎仁政爱民,以民为本

◎百世之师,影响深远

◎形象化讲述最受人欢迎

◎坚守信仰,追求信念

◎贤明之人有两种可贵品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要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放弃追求

◎君子不会听信于命

◎客观评价他人

◎用人不要乱猜疑

◎为政者要为百姓谋福祉

◎做人莫耍小聪明

◎发扬和光大优良的风范

◎欲想正人必先正己

◎合礼是美德的最高表现

◎做人要保持自己的正气

◎养心莫善于寡欲

◎讳名不讳姓也是一种做事风格

◎不要做好好先生

◎中华文化需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籍整理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孟子全鉴(第2版)(孟子 著;东篱子 编)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