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吴晓东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普及读物书籍 来源:网络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

作者: 吴晓东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4

版次: 1

ISBN: 9787516121740

定价: 5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7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以《山海经》文本中隐藏的四面环海景象与二十八座定位山和二十八宿的对应两大规律分别重建了《山经》与《海经》的叙事语境,指出《山经》是一个脱胎于社祭祭词的文本,具有浓厚的口头传统特点,而《海经》是观测者站在观象台上以四周的山为定位参照对四周的天文、地理与历史进行的实景与想象性描述。在此前提下,作者将《山海经》中零散的神话记载置于这两大语境中加以关联式的解读。

作者简介:

吴晓东,1966年生,湖南省凤凰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至1992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获语言学学士与文学硕士学位,2003年至2004年于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主要从事中国南方民族口头传统研究,在神话学方面着力较多。

目录:

导言

第一章社稷祭祀:《五藏山经》的叙事语境

第一节《五藏山经》构想出四面环海的世界景象

第二节《五藏山经》脱胎于社祭祭词

一《五藏山经》的语境还原

二彝族跳弓祭仪与《五藏山经》

第三节《五藏山经》的口头传统痕迹

一《五藏山经》的韵文痕迹

二《五藏山经》的口头程式

第二章环形大荒:《大荒经》与《海内经》的叙事语境

第一节《大荒经》二十八座定位山与二十八宿

第二节《大荒经》叙事目的、方式与内容

第三节《大荒经》叙事场景构拟

一非“大荒之中”山分布何处?

二四极四隅

三河流与湖泽

第四节《海内经》与《大荒经》的关系

一何为“大荒”、“海外”、“海内”?

二《海内经》讲述大荒之内(海内)

第三章七的秘密:《海外经》与《大荒经》的关系

第一节《海外经》是《大荒经》的另一本

一两者结构一致

二两者“七”的对应

三叙事顺序比较

四《海外经》与《大荒经》共有同一观象台

五两者叙事方式迥异的根源

第二节《海外经》与《大荒经》的对比

一《海外东经》与《大荒东经》

二《海外南经》与《大荒南经》

三《海外西经》与《大荒西经》

四《海外北经》与《大荒北经》

第三节《淮南子》之《海外经》本重构

第四节《海外经》叙事方向与篇章排序

第五节《海内四经》讲述海内(大荒之内)

第四章成书辨析:《海经》非释图之作

第一节《大荒经》为实景与想象描写之作

第二节《海外经》也非据图为文

第五章寻观象台:《大荒经》的成书地理位置

第一节从《大荒经》姓氏、方国推定观象台的地域范围

第二节从山川分布与神话传说确定《大荒经》之观象台在河南济源

第六章颜色之谜:《山海经》成书时间

第一节《五藏山经》的成书时间

第二节《大荒经》与《海内经》的成书时间

第七章天地探索:《山海经》神话的解读

第一节大地四方的想象

一《海经》四方神与彝族、白族四方神

二四方风神

三四方方国的想象:青丘、厌火、帝苑、大幽

第二节从《大荒经》日月神话到西南少数民族的日月神话

一浴日浴月神话与日月数目

二日出扶桑神话

三使无相间出没、司其长短、十日并出、射日、止日月

四两个西王母

五帝江神话

第三节星宿神话

一星占神话

二屏蓬与天蓬元帅猪八戒

三牛郎、织女与拘缨、跛踵之国

四大人国与小人国

第四节地理与历史神话

一《海经》中有三座不同的昆仑

二从邵原女娲神话到南方少数民族女娲神话

三从中原蚩尤神话到苗族蚩尤神话

四夸父逐日神话与拉祜族的扎鲁树神话

五刑天神话与商汤伐夏桀

参考书目

后记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山海经》语境重建与神话解读(吴晓东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