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国学常识(曹伯韩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普及读物书籍 来源:网络

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

作者: 曹伯韩 著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4

版次: 1

ISBN: 9787540756277

定价: 23.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2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中国文化通识小丛书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国学常识》是曹伯韩先生介绍国学相关常识的一本 著作,共分十三章,涉及小学、古物、经学、史地、诸子、佛学、理学、文学、科学艺术等。内容全面系统,文笔浅显流畅,深入浅出,是一本优秀的国学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曹伯韩(1897—1959),湖南长沙人,现代 著名学者。个人专 著主要包括六部语言学 著作及二十余部涉及史地、青年修养等内容的社科读物,如《国学常识》、《中国文字的演变》、《语法初步》、《语文问题评论集》等。

目录:

编例

第一章概说

一所谓国学

二国学在清代

三国学的分科

四国学的派别

五进步的方法与贫乏的内容

六欧美学术的影响

七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

八国学与世界学术

九专门研究与基本知识

一○研究的态度及准备工作

第二章语文

一一研读古籍的阶梯

一二所谓小学

一三六书

一四字形的演变

一五字义的演变

一六训诂学

一七文法学的先驱及其发展

一八方言学

一九字音的变迁

二○语言和文字的分离

二一双声叠韵

二二反切

二三四声

二四声韵学

二五字母

二六韵部

二七古音之推定

第三章古物

二八金石之学

二九殷墟发掘

三○甲骨之学

三一古物与社会学

三二无文字的古物

三三古物与考证学

三四古物与古书

第四章书籍

三五传写本与刻本

三六版本之学

三七校雠之学

三八章句之学

三九目录之学

四○图书分类法

四一辑佚及辨伪

四二类书及丛书

四三考证学与读书法

第五章经学

四四《五经》、《十三经》、《四书》

四五《易经

四六《书经》

四七《诗经

四八三礼

四九《春秋》

五○《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五一经之传授

五二今文经学与谶纬

五三古今文学派的斗争

五四汉以后的经学

五五清代的经学

五六经学的扬弃

第六章史地

五七所谓正史

五八正史的内容

五九编年史

六○纪事本末

六一别史

六二政书

六三杂史传记及其他

六四学术史

六五史评

六六地理

六七历史哲学

六八新史学的产生

六九新史学的业绩

第七章诸子

七○诸子的学术派别

七一儒家

七二道家

七三墨家

七四别墨及名家

七五法家

七六兵家及其他

七七王充之学

七八魏晋时代的玄学

七九子学之兴起与消沉

第八章佛学

八○初期的佛教

八一佛教的中国化

八二流传中国诸宗派

八三小乘诸宗

八四传自印度的大乘诸宗

八五中国独创的大乘诸宗

八六佛学与儒学

八七因明学

八八唯识论中的心理学

八九现时佛学的趋势

第九章理学

九○宋明理学的产生

九一周敦颐与邵雍

九二张载及二程

九三集宋学大成的朱熹

九四陆象山与杨慈湖

九五浙东学派

九六宋末至明初之理学

九七王阳明之学

九八清初各大师对于理学的批判

九九理学批判的最高发展

一○○宋明理学的没落与新理学的产生

第十章诗赋词曲

一○一文学的范围与类别

一○二最早的诗总集

一○三楚辞

一○四赋

一○五乐府

一○六五言诗

一○七陶渊明与南北朝诗

一○八唐诗

一○九李白杜甫

一一○唐以后的重要诗人

一一一词

一一二重要词人

一一三散曲

第十一章散文和骈文

一一四散文和骈文的分别

一一五散文与骈文的分合

一一六周秦汉的散文

一一七六朝文

一一八唐宋八大古文家

一一九明清两代的古文家

一二○所谓古文义法

一二一骈文的标准化及其支流

一二二八股文及对联

一二三文艺论评

一二四文体解放和文学观念的变动

第十二章新被重视的文学

一二五戏曲的摇篮期

一二六戏曲的成长期

一二七唐以前的小说

一二八宋元明的小说

一二九清代的小说

一三○宝卷、弹词、鼓词

一三一中国文学与东方诸民族的相互影响

一三二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的关系

第十三章科学及艺术

一三三自然科学在国学中的地位

一三四天文学和历法

一三五数学

一三六物理学及化学

一三七医学

一三八应用技术

一三九科学与迷信

一四○艺术

一四一绘及书法篆刻

一四二音乐

本书参考书目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常识(曹伯韩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