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新读大讲堂:中庸全书(最新修订双色图文版)
作者: 子思 著;司马哲编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3
版次: 1
ISBN: 9787801758712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其他
丛书: 国学新读大讲堂
分类: 国学古籍>哲学心理学
内容简介: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一个“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作者简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
目录:
目录
《中庸章句》序
程子提示
第一章纲领(1)
作为《中庸》全书的总纲领,本章提出了“中庸”这一概念,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推崇至上的正道。
第二章知人(10)
承接第一章,本章提出了以中庸来察知人性的问题。中庸是一种天性赋予、发自本心的智慧,德行高妙的人能够领悟它并执行它,而德行低下的人往往会反对它。
第三章正心(18)
第四章正心(25)
第五章修身(33)
第六章审问(41)
第七章明道(50)
第八章正心(59)
第九章正心(67)
第十章明道(76)
第十一章正心(85)
第十二章知物(93)
第十三章………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