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传统国学沉思录(《书屋》编辑部 编)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普及读物书籍 来源:网络

传统国学沉思录

传统国学沉思录

作者: 《书屋》编辑部编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版次: 1

ISBN: 9787535571533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6页

字数: 19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书屋文丛

分类: 国学古籍>历史

内容简介:

所谓“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既蕴含着历史的特征,又有着时代精神。

国学的价值与意义毋庸置疑,国学对现代文明的作用无可替代。然而几百年来,国学却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在主流文化中的地位迅速滑落,长期沉沦在遭否定受针砭的境地。尽管有志之士大声疾呼重视国学,重建国学,可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曲高和寡。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国学被边缘化的颓势。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向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儒家所倡导的“德治仁政”的治国观念,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道法自然”的天人理想,释家拥有的“普度众生”的济世情怀,以及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的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的文化精神等,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国学是中华文明之根,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的人格教育,行为规范、心志理想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读书人倘若缺乏了国学的滋润,拒绝了国学的教诲,逃避了国学的熏陶,就算技能在多,术业再精,也只能沦为科学的机器。因为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虽然非常强大,但其结果也是非常可怕的。

在人生路途中,能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能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襟,能心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志向,能懂得和运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大智慧,能表现出“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惊”的非凡气概,靠的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也就是精神境界和文化定力,而精神境界和文化定力则来自于国学典籍的长期浸润。

所以国学就是走向新时代的起点,建设新文明的资源,更是与每个人的修养和人生态度相关。所以呼唤国学回归,重视国学的价值,是众多有志之士的共识。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传统文化会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典范和启示。

让每个有志之士都重新走近国学,认识国学吧!

目录:

第一章自将磨洗认前朝

变与不变:中国历史之宿命

——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告别五千年》的五身段说

传统文化的“三大谜团”

第二章君君臣臣论到今

与皇帝

“士为知己者死”的悲哀——读史杂感

庙堂与江湖间的大悲剧

——读长篇历史小说《刘伯温

也谈关羽——评李存葆的《东方之神》

第三章文化魔方面面观

话说八股文

“厚黑”是非论到今——《厚黑学》及其“读法”

隐士和隐士文化问题

游民文化与太平军

明朝色情文学流行泛想

第四章忧心忡忡话母语

语文忧思录

汉语啊汉语,危机,却在哪里?

母语的陷落

关于汉字文化的对话

第五章怅望千秋一涕然

在现代性迷失中反思“封建主义”

沉重的“锦灰”

批判传统文化仍是当务之急

一种历史的观念——传统与现代化及其他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传统国学沉思录(《书屋》编辑部 编)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