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参 著;李新路编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4
版次: 1
ISBN: 9787215063860
定价: 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87页
字数: 64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哲学心理学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此时他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
成人的记忆模式是“先理解,后记忆”,先理解分析才能记得住,有时还未必记得牢。孩子的记忆规律是这样吗?特别是七八岁以前的孩子!成人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觉经验,来想像小孩子也该像自己一样记。实际不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孩子的记忆是整体性、混沌性和全息性处理信息的,这就是国际大脑心理学专家研究的右脑记忆模式。
目录:
一、《大学》全文(大字带拼音)
二、各部分 注释及译文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