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国学研究(第22卷)(袁行霈 编)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普及读物书籍 来源:网络

国学研究(第22卷)

国学研究(第22卷)

作者: 袁行霈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版次: 1

ISBN: 9787301142981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5页

字数: 5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社会文化

内容简介:

《国学研究》为综合性学术性刊物,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介遵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在学术问题上大膽探索,努力创新。本刊登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论文,距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各学科的专题研究并重。内容涉及以下学科: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古代文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古代史、近代史、史学史、敦煌吐鲁番学、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法律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科技史、美学史、伦理学史、文化史、考古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国学研究》主要内容有:《天圣令》所附《唐令》为建中令辩、《登科记考》续补正、永固陵与北魏政治等。汇编文史哲考古等专业国学论文二十余篇。

作者简介:

袁行霈,男,原籍江苏武进。

1936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出身于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家庭,家庭培养了他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95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7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教学与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带着学生到北京城子煤矿半工半读,每周三天下矿井挖煤三天上课,持续了两个多月。接着又到密云钢铁公社劳动了大半年,烧过锅炉,做过炉前工、木工、铸工。

1959年夏他又下放到斋堂公社白虎头大队劳动。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

1962年以后那段狠抓阶级斗争的岁月里,先生被定为全校的“白专”典型。

文革开始后,很自然地受到批判,下放鲤鱼洲“五七干校”劳动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车事故中,从波阳湖大堤上摔下来,差一点丢了性命。在那种压抑的氛围中,先生感到动辄得咎,无所适从,“那是我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候”。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袁行霈在北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词研究等课程。他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进取,取得较好的效果。

1979年晋升讲师。独自撰写了《山海经初探》、《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论文在1979年发表,开始引起学术界的 注意。

1980年任副教授。

1982年至1983年,他应日本东京大学的邀请,前往讲授陶渊明研究等五门课程。

1984年成为中文系特聘教授。

1986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

1992年至1993年,他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4年任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150集)总顾问。

1997年以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身份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演讲。

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9年出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

2005年被北京大学确认为资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聘为教授(与北京大学联聘)。

2006年1月18日,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目录:

《天圣令》所附《唐令》为建中令辩

《登科记考》续补正

永固陵与北魏政治

契丹大字《耶律习湼墓志铭》再考释

《五礼通考》征引“二十四史”考异

周礼》“古字”新证

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引“方言”考

先秦四部子书小说成分考辨

明清时期书坊翻刻通俗小说现象刍议

曾布《水调歌头》大曲述略

“同光体”与晚清士人群体——从同光清流到武汉幕府

《汉志?六艺略》之《春秋左氏传》疏说

四十七部元刻元人别集书录

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2008年大事记(2008.01—2008.06)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研究(第22卷)(袁行霈 编)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