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晚唐钟声(傅道彬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诗歌词曲书籍 来源:网络

晚唐钟声

晚唐钟声

作者: 傅道彬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05

版次: 1

ISBN: 9787301120927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9页

字数: 333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未名中青年学者文库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是运用原型批评方法阐述中国文化与文学象征意蕴的学术专 著。原型是一部凝缩和积淀了的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原型批评是一种“精神的考古”。历史虽然消逝得无影无踪,但人类认识世界和感觉世界的特殊符号——象征,却用最简洁的形式贮存着人类惊心动魄的历史。原型批评因此被称为真正有国际意义的文学批评。

从原型批评出发,作者认为中国文学潜藏着丰富而生动的原始意象。[易)之“象”与《诗》之“兴”是中国哲学和艺术对原型的古老诠释,以兴象为代表的原型系统普遍存在于古典文化中。《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修订本)》选取了富有蕴藉的月亮、黄昏、雨、钟声、森林、门、船、灯烛、石头等古典意象,阐述纯艺术形式的深刻原始意义,描述中国文化的精神发展历史。作者大量运用文献、民俗、考古、语言学等学术手段,力图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开拓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

作者简介:

傅道彬,1960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古典文学博士生导师、副校长。1976年中学毕业,先后在吉林省蛟河县、蛟河煤矿做过下乡知青,当过采煤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师范人学中文系,1982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巾文系,1985年获文学硕上学位;1986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1988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从师于石声准教授和张舜徽教授,1991年晋升教授职务。 著有《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诗外诗论笺》、《晚唐钟声》、《歌者的乐园》、《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歌者的悲欢》(与人合 著)、《文学是什么》(与人合 著)等学术 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新华文摘》、《北京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红楼梦学刊》等海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1998年入选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员”。先后承担过教育部及日本文部省等多项研究课题,任中国诗经研究会、巾国屈原研究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兴与象:关于原型的古老诠释

引言

第一节原型--一部凝缩了的人类文化史

第二节兴与象--中国文化的原型系统

第三节兴象系统与《易》之纲《诗》之纲

第四节兴象系统中一组文化密码的破译

结语

第二章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

引言

第一节月亮与女性和母亲世界的原型

第二节月亮本体与中国哲学及智慧的象征

第三节月亮原型与古典审美意境的创造

第四节月亮与中国文人的心象构成

结语

第三章黄昏与中国文学的日暮情思

引言

第一节暝色起愁--黄昏意象的时间意义--日暮的象征及中国文人的心态分析

第二节夕阳如--黄昏意象的空间意义--传统感伤美学的构成

第三节落日催归--太阳的家园与精神的家园--日暮人归的正题与反题

第四节寅饯纳日--文化世界的夕阳落日--关于黄昏意象的理论思索

结语

第四章森林的象征及其文学的意蕴

引言

第一节“金枝”--社树:树木崇拜与森林家园

第二节桑林的祭祀与桑园的歌唱/

第三节森林的悲欢与士大夫的林泉之志

第四节森林意境的家园启示

结语

第五章雨:一个古典意象的原型分析

第六章门:一个语词的诗学批评

第七章唐诗的钟声

第八章烛光灯影里的中国诗

第九章船与诗:一种文明的思想与艺术考察

第十章石头的言说:《红楼梦》象征世界的原型批评

后记

再版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晚唐钟声(傅道彬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