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诗的技巧(谢文利;曹长青)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诗歌词曲书籍 来源:网络

诗的技巧

诗的技巧

作者: 谢文利 ;

曹长青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4-10

ISBN: 9787500602187

定价: 11.9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创作的角度系统地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它会亲切地告诉你:怎样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捕捉形象,获得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怎样腾飞想象,进行构思和提炼诗的主题;怎样炼字炼句、创造意境和含蓄诗味等等。书中还引用了许多中外 著名诗篇,剖析了它们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会使你从中受到启发。同时,还分析了诗歌创作中各种常见弊病的产生原因,并指出了克服这些弊病的方法。作者的语言生动,讲解深入具体,即使你不想写诗,读后也会提高诗歌的欣赏水平。

目录:

第一章诗与诗人一、什么是诗二、走向诗人的道路(一)诗外功夫(二)诗内功夫第二章灵感――诗的触媒一、有无灵感二、何谓灵感三、灵感的产生四、灵感的特性及其作用(一)特性(二)作用第三章感情――诗的生命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二、情动于衷,莫贵乎真三、真情――人民之情的有机体(一)诗与“我”(二)“小我”与“大我”(三)诗言志(四)风景诗、爱情诗与人民之情(五)哲理诗、说理诗与人民之情第四章想象――诗的翅膀一、想象(一)联想(二)幻想二、想象的产生及其动力(一)形象是想象的材料(二)激情是想象的动力三、想象的作用(一)想象是形象思维的过程(二)想象是构思的动力四、想象的表现五、想象不是胡思乱想(一)联想的混乱(二)幻想的荒诞第五章构思――生活的诗化过程一、构思浅解二、构思的规律(一)受创作意图规定(二)由生活实践决定(三)受诗的角度制约(四)由想象力推动三构思方法举例(一)因枝振叶(二)沿波讨源(三)“因枝振叶”和“沿波讨源”二者并用(四)象征性构思四、构思的要求(一)精(二)新(三)巧五、构思中常见的毛病(一)混乱(二)雷同(三)平庸第六章意境――诗化了的生活一、意境浅说二、意境的特性(一)它蕴含着思想、感情和形象(二)它是熟悉的,源于现实生活的(三)它是新颖的,较之现实生活更美三、意境交融的几种方式(一)状物移情(二)缘境生情(三)体贴物情,物我情融四、意境四病(一)有境无意(二)意俗(三)有意无境(四)境乱第七章诗――贵在含蓄一、什么是诗的含蓄二、含蓄的作用(一)简洁精练(二)含滋蓄味三、含蓄的手法(一)通篇命意含蓄法(二)虚实含蓄法(三)跳跃含蓄法(四)烘托含蓄法(五)旁侧含蓄法(六)结句含蓄法四、忽视含蓄手法的几种弊病(一)直露(二)平泛(三)含混(四)晦涩第八章诗――语言的艺术一、形象性及其构成的手段(一)拟人(二)物化(三)夸张(四)比喻(五)兴二、动作性(一)动词――形象(二)动词――跳跃(三)动词――虚实三、色彩性四、音乐性五、多感性(一)通感(二)矛盾修饰六、象征性第九章形式――诗的存在方式一、形式种种(一)旧体诗(二)新诗二、形式的沿革及其与时代、内容、语言的关系三、诗歌形式的继承、借鉴与创新(一)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诗歌遗产(二)批判地吸收外国诗歌的精华(三)创新第十章风格――的个性一、何谓风格二、风格的形成(一)外部因素(二)内部因素三、风格举要(一)豪放(二)雄奇(三)沉郁(四)直率(五)婉约(六)含蓄(七)清新(八)风趣四、风格的多样化(一)现实世界的丰富性(二)诗人感受的复杂性(三)艺术反映的多样性(四)读者欣赏要求的千差万别第十一章创作与欣赏一、作者与读者(一)要相信读者的理解力(二)要唤起读者的想象力二、点与面(一)提炼生活,由面到点(二)驰骋想象,由点到面三、诗歌欣赏(一)诗歌欣赏的过程(二)诗歌欣赏的特点

关键词:诗歌词曲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诗的技巧(谢文利;曹长青)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