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沙与沫
作者: [黎巴嫩] 纪伯伦 著;李唯中译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4
版次: 1
ISBN: 9787540443061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20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9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风尚图文版听读典本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纪伯伦是“旅美派”作家中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旅美文学家们的头号领袖”、“旅美文学的旗手和灵魂”。纪伯伦又是一位成功的画家。祖籍大马士革。先祖迁往巴勒贝克,后来他的祖父优素福?纪伯伦迁到黎巴嫩北部的卜舍里村,1883年纪伯伦就出生在这里。1894年,母亲带着他和其他三个孩子逃难到美国。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同时也实现自己童年时代梦想,纪伯伦于1898年回到黎巴嫩,进入 著名的“希克玛”学校学习四年。1908年得到波士顿一所女子学校校长玛丽?哈斯凯勒的鼓动和资助,前往艺术之都巴黎,入美术学校,受教于世界艺术大师罗丹门下。罗丹十分欣赏纪伯伦的才华,誉之为“20世纪的威廉?布莱克”。纪伯伦以优异成绩获得美术学校毕业文凭。后去美国,定居纽约。旅美叙利亚作家成立“笔会”,一致选举纪伯伦为会长。在美期间,纪伯伦继续从事文学创作.同时也很重视绘画。他的画被法国国际美术馆收藏,他被选为英国美术家协会“荣誉会员”。
《先知》是纪伯伦的巅峰之作,探讨爱与美、生与死等生命的奥秘。欧美评论家把《先知》和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并称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纪伯伦称之为“我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洗礼”。
《沙与沬》用格言阐释生命、艺术、爱情、人性,以“沙”“泡沫”喻人似沙般微小、事物如泡沫般虚幻,寓意深刻,充满智慧,音韵妙曼,宛如天籁。
作品独具风韵,他的文笔轻柔、凝练、隽秀,宛如行云流水般;语词清闲奇异、俏丽,色彩斑斓夺目,哲理寓意深邃,比喻别致生动,想像力无比丰富。
作者简介:
卡里·纪伯伦,于1883年1月6日生于黎巴嫩一处名叫布雪里的地方。布雪里位于称巴嫩的“圣谷”瓦第·卡地沙悬崖旁的平原之上,卡地沙以其丰沛的水源和青绿的柏树林闻名,当地居民称这引起柏树林为”上帝的柏树林”,而今,人们称纪伯伦家旁边的柏树为“神圣的柏树”。纪伯伦的童年便是在“神圣的柏树”下度过的。纪伯伦生长在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家庭中。母亲卡蜜拉是一位民龙教派牧师的女儿,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在和纪伯伦的父亲结婚之前,是一寡妇,育有一子——彼得。嫁给纪伯伦的父亲之后,所生的头一胎便是纪伯伦,后来又陆续生下两个女儿——苏妲娜和玛丽安娜。童年时期,纪伯伦的母亲亲自教他阿拉伯文和法文,以后,又请家庭教师教他英文。1888年纪伯伦随母亲和哥哥彼得与两个妹移居美国波士顿,父亲为了守护家中的产业仍然留在故乡。到达美国之后,得彼以经营杂货店维持生计,而纪伯伦继续求学。在学校中,纪伯伦的表现相当优异。1897年纪伯伦返回黎巴嫩以便接受祖国的教育,于是他讲入贝鲁特的一所教会大学就读,继续研读阿拉伯文和法文,并且选修了医学、国际法及宗教史和音乐等课程。1898年,暑假期间,纪伯伦随父亲旅游中东各地。心灵豁然开朗,开始以丰富的思维和充沛的情感架构自己的生命。十五岁时,他以阿拉伯文写下《先知》的初稿,并主编一份文学与哲学刊物,名为《真理》。十六岁时发表了第一篇散文诗。
目录:
先知
船的到来
论爱
论婚姻
论孩子
论施舍
论饮食
论劳作
论悲欢
论房舍
论衣服
论买卖
论罪与罚
论法律
论自由
论理智与热情
论痛苦
论自知
论传授
论友谊
论说话
论时间
论善与恶
论祈祷
论逸乐
论美
论宗教
论死亡
道别
沙与沫
关键词:诗歌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