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大家小书 诗论(朱光潜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诗歌词曲书籍 来源:网络

大家小书  诗论

大家小书 诗论

作者: 朱光潜 著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3

版次: 2

ISBN: 9787200076370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58页

字数: 2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丛书: 大家小书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在欧洲,从古希腊一直到文艺复兴,一般研究文学理论的 著作都叫做诗学。“文学批评”这个名词出来很晚,它的范围较广,但诗学仍是一个主要部门。中国向来只有诗话而无诗学,刘彦和的《文心雕龙》条理虽缜密,所谈的不限于诗。诗话大半是偶感随笔,信手拈来,片言中肯,简练亲切,是其所长;但是它的短处在零乱琐碎,不成系统,有时偏重主观,有时过信传统,缺乏科学的精神和方法。

诗学在中国不甚发达的原因大概不外两种。一般诗人与读诗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其次,中国人的心理偏向重综合而不喜分析,长于直觉而短于逻辑的思考。谨严的分析与逻辑的归纳恰是治诗学者所需要的方法。

诗学的忽略总是一种不幸。从史实看,艺术创造与理论常互为因果。例如亚理斯多德的《诗学》是归纳希腊文学作品所得的结论,后来许多诗人都受了它的影响,这影响固然不全是好的,也不全是坏的。次说欣赏,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爱憎不应该是盲目的,只是觉得好或觉得不好还不够,必须进一步追究它何以好或何以不好。诗学的任务就在替关于诗的事实寻出理由。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 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从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毕生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重要 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等,并有多种美学译 著

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诗的起源

一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与“再现”印象

三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

五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诗与谐隐

一诗与谐

二诗与隐

三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诗与直觉

二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古文与白话

第五章诗与散文

一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实质上的差异

三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诗与乐——节奏

一节奏的性质

二节奏的谐与拗

三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诗与——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二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三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四莱辛学说的批评

第八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声的分析

二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三中国的四声是什么

四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

五四声与调质

第九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一顿的区分

二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三顿与句法

四白话诗的顿

第十章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一韵的性质与起源

二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

三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

四韵与诗句构造

五旧诗用韵法的毛病

第十一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一自然进化的轨迹

二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

三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

四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一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

二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

附:替诗的音律辩护——读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后的意见

第十三章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

二陶渊明的情感生活

三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

附录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大家小书 诗论(朱光潜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