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诗歌词曲书籍 来源:网络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作者: 钱志熙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9

版次: 2

ISBN: 9787301018996

定价: 2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85页

字数: 394千字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从东汉中晚期到晋宋之际,是中国古代文人诗创作传统的确立期。依据此期的诗歌艺术的音乐背景、艺术精神、创作方法与风格,作者提出了魏晋诗歌艺术这一概念,并加以论证。作者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所得,将一诗歌艺术系统分为东汉中晚期、建安、正始、西晋、东晋和晋宋之际六个阶段,对各阶段诗人群体的社会文化特征、审美理想、诗歌观念及诗风演变做了系统的研究。本书视野开阔,新见迭出;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考察。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并获得多种学术奖。此次再版,作者精心加以修订并加 注,增加了新的绪论,反映了作者从本书初版以来在中古诗歌研究方面的新成果。

作者简介:

钱志熙,男,1960年出生于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温州师院。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于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九六级文科试验班班主

目录:

序一序二引言再版绪论第一章汉末文人诗的兴起第一节诗性精神发生的历程第二节东汉时期诗歌思想的发展第三节汉末诗人群体的思想特色第四节五言诗体的形成及汉末文人诗的艺术成就第二章建安诗歌及其文化第一节汉魏之际的学术思潮及建安诗人群体之特色一、建安文化的背景和建安文化的动力二、建安学风和诗歌艺术的关系三、博涉多通、长于言辩的治学风格第二节建安诗人审美观与儒道名法思想之关系一、文质之辨的思想基础二、自然本色的审美观与道家的关系三、尚文与儒学的关系第三节建安时期诗歌艺术的发展一、哀时言志的新主题二、邺下诗风与一些现实因素之关系第四节曹植后期诗歌艺术的发展第三章正始诗风的新变第一节阮籍嵇康玄思想的特点第二节追求超现实的审美观念和浪漫诗歌的艺术原则第三节阮籍《咏怀》诗的创作时期、创作动机和组诗的结构模式第四章西晋诗风及其文化背景第一节西晋文人群体的形成及其与素族之关系第二节素族文士的功名心和失落感第三节儒玄结合柔顺文明的人格格式第四节西晋诗人的文学思想第五节西晋文人的自然观和西晋文学的意象第六节西晋诗风的流变第七节西晋后期诗歌的新精神第五章东晋诗歌与士族文化第一节东晋士族名教自然合一人格模式的建立第二节各教自然合一是东晋文化的基本主题第三节东晋文学的特征和言诗风格第四节东晋文人的自然观与山水诗的肇兴第六章晋宋之际诗歌的因与革第一节士林分化、学风转变与文学的兴起第二节晋宋之际诗人思想的主题第三节晋宋之际的文学思想第四节晋宋之际诗风的流变第五节诗歌系统更替与音乐新旧之变的关系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及引用书目后记再版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