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宋词体演变史(木斋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诗歌词曲书籍 来源:网络

宋词体演变史

宋词体演变史

作者: 木斋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2

版次: 1

ISBN: 9787101063042

定价: 4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1页

字数: 400千字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宋词体演变史》以词体来勾勒宋代词史。作者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互动关系作为词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依次论证了宋初体、柳永体、晏欧体、张先体、东坡体、小晏体、山谷体、方回体、少游体、美成体、易安体、稼轩体、白石体、梦窗体等十四种词体在宋词体演变史中的不同特质、地位和影响。全书视角新颖,规模宏阔,具有独到的学术思路。

《宋词体演变史》是第一部通过宋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词体之间的演变历程来勾勒宋词史的 著作。书中对宋词中具有重要意义的14个词体给予了流变式的探索,并上溯到唐、五代,简要勾勒了词体的发生过程,针对不同词体提出了不同的词体史定位。全书贯彻始终的是词体演变的“应”与“非应”问题,实际上是视词的接受者为促进词体演变的终极动力,从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词体演变,认为词体是在早期应制、应歌中诞生,在应社的氛围中变革,向东坡体代表的“非应”体式演变,在东坡体之后,真正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文学载体,至南宋走进了职业词人沙龙。

作者简介:

木斋,本名王洪,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苏轼学会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学术专 著有《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等,并在《文学遗产》、《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总论:唐宋词体的演变

第一节唐宋词体概说

第二节略说唐五代曲词的发生和演变

第三节北宋词体的演变

第四节南宋词体的演变

第二章论宋初体

第一节概说:宋初体的提出与辨析

第二节宋初体的词人词作

第三节宋初体呈现的应体特征

第四节宋初体与瘦硬体的辨析与宋祁的归属

第三章论柳永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柳永的人格和意义

第三节柳永体的本质及其源头

第四节柳永体的词体史影响

第四章论晏欧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晏殊词:北宋士大夫倚声家初祖

第三节欧词的创新

第五章论张先始创应社之瘦硬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张先词写作方式上的“始创瘦硬之体”

第三节瘦硬体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第六章论东坡体

第一节苏轼生平与审美人生

第二节苏轼雅词论

第三节东坡体的形成历程

第四节黄州之作--东坡体由“应体”向“非应”的飞跃

第七章论小晏体及其词史意义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小晏体之于大晏词的继承与变革

第三节小晏体与东坡体之比较

第八章论少游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少游体形成的诸多因素

第三节少游体的形成历程

第四节少游体的诗人之词

第九章论山谷体与方回体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黄、贺生平的比较

第三节山谷体对东坡体诗化革新的传承

第四节方回体的诗化革新与向传统的回归

第十章论美成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美成体与江西诗派法度的渊源

第三节美成体的“以俗为雅”

第四节美成体的“以故为新”

第五节章法、句法结构学习江西诗派

第十一章论易安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易安体的题材分类及性别视角

第三节易安体独特的女性视角

第四节易安的《词论》

第十二章论稼轩体

第一节概说:豪放婉约论的批判与稼轩体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从词本体的演变看稼轩体的产生

第三节悲壮沉郁:稼轩体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从词主体角度的回眸

第十三章论白石体

第一节概说

第二节白石的人生方式及其历史文化意义

第三节白石体开辟新的应社方式

第四节白石体的咏物题材及虚拟创作方式

第五节从《齐天乐》看白石体的基本特质

第六节白石体中的自我怀抱抒发

第七节略说白石体的地位和影响

第十四章论梦窗体

第一节梦窗体的接受历程

第二节梦窗的人生方式及其应社写作

第三节梦窗体的构成方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宋词体演变史(木斋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