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
作者: 蒋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09
版次: 1
ISBN: 9787563333158
定价: 19.5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35页
字数: 300千字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中国诗学的思路与实践》讲述了:《中国乡村发展系列丛书》是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十一五”期间“农家书屋”重点规划项目,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的一套面向广大农村读者群的普及型读物,既然是“农家书屋”,我们的定位就是力求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关心的乡村发展问题,着眼于普及乡村政策、规划、建设、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这是牵涉城乡经济、社会以及空间、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转变过程,这种转变是中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过程中必然的选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规律,三十年来的快速城市化给中国的城市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就显 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我国的中心城市从景观上看,高楼大厦耸立、绿地广场气派非凡,城市面貌大为改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但是反观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则是另一幅图景一一住房跟几十年前相差无儿,村庄内部脏乱差问题严重;农村人口因向城市转移(特别是知识阶层、青壮年劳力)而发生数量减少、结构变化等问题,农村建设由于资金短缺而趋于停滞。农村土地资源受到城市化的蚕食而逐步退缩,农村环境因城市化的扩散而趋于恶化,农村文化受城市化的冲击而面临特色的危机。因此,城市化从不同的视野来看,会促发不同的思考,城市化给农村带来的既有喜悦,又有困惑和代价。我们在本套丛书中安排了四册内容,分别为:《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乡村转型:政策与保障》、《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一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城乡统筹:挑战与抉择》从统筹城乡关系的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城乡关系的问题、成因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讨论了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如何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角度来推进城市化进程,探讨了城乡统筹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主要内容。《乡村转型:政策与保障》则从政策的视角讨论中国乡村转型。从分析我国乡村建设的历程人手,在揭示当代中国乡村转型面临的“三农”问题基础上,重点对建国以后的乡村经济转型、乡村空间转型和乡村制度转型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探讨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保障及其实现途径。《乡村规划:理想与行动》从营造乡村式的家园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传统的迷失这一命题,着重阐述了乡村规划的主要内容、国内外经验和借鉴,提出了共可持续的乡村家园的美好理想。《乡村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方向》则从乡村发展的压力和危机人手,分别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方向及其措施。乡村发展是个涉及面广泛的课题,千头万绪,令研究乡村发展的学者们汗颜的是:中国乡村发展的理论是走在实践之后的,随着科学发展观以及新农村建设理念的提出,中国乡村发展的理论以及实践需要呼唤更多的创新,这有赖于广大关 注“三农”问题的同行们戮力进取,本套丛书在总体架构、研究思路上有一定的新意。
作者简介:
蒋寅,男,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1年在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取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在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取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1997年受聘为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诗学研究。 著有《大历诗风》、《戴叔伦诗集校 注》、《大历诗人研究》、《王渔洋事迹征略》、《学术的年轮》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序言第一章中国乡村建设历程第一节土地改革时期的乡村建设第二节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乡村建设第三节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建设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时期的乡村建设第五节总体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乡村建设第六节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二章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乡村转型第一节乡村转型中的“三农问题概述第二节乡村转型中的“三农关键问题分析第三节“三农问题解决途径与措施第三章乡村经济转型第一节乡村经济转型过程与阶段性政策第二节乡村经济转型模式:农业产业化第三节对乡村经济转型政策的评析第四节乡村经济转型:政策及体制创新建议第四章乡村空间转型第一节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空间转型第二节乡村空间转型类型和模式第三节乡村空间转型的动力第五章乡村制度转型第一节户籍制度转型第二节土地制度转型第三节社会保障制度转型第六章乡村转型的未来走向:政策保障及其实现途径第一节政策提出背景与目标第二节政策实现途径第三节政策特点与评价第四节政策实施效果与完善思路参考文献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