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盆地
作者: 敬文东 著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6
版次: 1
ISBN: 9787540437176
定价: 2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8页
字数: 240千字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本社会学的角度、文化批评的角度,以四川盆地在20世纪80、90年代的诗歌写作为线索,深入分析了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的现状以及精神风貌,并由此从写作学上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本书看起来是以四川诗人群落为主要批评对象,实则是将整个中国的诗歌以及整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作了自己的批评对象。本书在写法上一反通常的学术 著作,在抒情、幽默的叙述中,非常感性又深入地分析了问题,有相当的可读性。这是一本有关纪念的书:纪念一个善于遗忘的民族几近被遗忘的诗歌,纪念自己三十年有限的人间生活。虽然后者在本书的文字中几乎从未直接露过面。我赞同这样的看法:作者是隐匿的,这不是有意要和读者捉迷藏,而是说,作者和他要描写的对象相比始终是渺小的,甚至是不值得一提的。我的生活卑微、渺小、很是令豪放的人生气。跟在所谓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后边,我仅仅看见了飞扬的尘土——我是个时代的落伍者,本书中的文字已经明显地透露了这一消息。本书肤浅的论述,不过是对飞扬的尘土覆盖下的内容的猜测、想象,它肯定对不起我的论述对象,却无疑和我草芥般的生活相匹配。它构成了对我自己的哀悼文。但无损于诗歌的尊严。
作者简介:
敬文东,1968年生于四川省剑阁县,文学博士。现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要 著作有《流氓世界的诞生》、《失败的偶像》、《被委以重任的方言》及随笔集《写在学术边上》等。长期从事当代文学和当代思想史的研究,文笔犀利但通透,思维缜密但灵动,常常在不拘
目录:
自序开篇:认识诗歌1.对诗歌的傲慢与偏见2.诗歌中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3.生活:重提一个“破旧”的提法4.诗歌的外围迷雾上篇:在火锅与茶馆的指引下1.火锅与茶馆:四川“方言”2.诗歌中的声音:朗诵和默读3.诗歌中的思维:谓语的和状语的4.诗歌中的描述与解释:是怎样和该怎样5.诗歌中的时间:内在的、外在的和虚构的6.“现在而今眼目下”与“生活在别处”7.诗歌中的文本愉悦与“实用主义”:文与质8.冲锋的青春与对自由的追求9.诗歌中的词汇:大词与小词10.诗歌中的空间:在乌托邦的上下文中和在生活的上下文中11.从“吃干马尽”说起:四川“方言”举隅12.对四川“方言”的妙用:一个个案分析下午下午的诗学减速下午的抒情下篇:在晚报与银行的 注视下1.强人时代(上)晚报银行胖子和麻雀2.强人时代(下)数字“梦想”和“英雄”城市,城市天空(乌托邦)身体词汇,肉感词汇叙事的诞生3.分析性的兴起和局限:对四川“方言”的修改“声音不多了”情绪化与分析性被掏空的叙述修辞世界单一性4.椅子和树椅子树爬椅子者和爬树者空间的意识形态历史的,现实的,还是次生现实的?眼罩倾诉结尾:走出技术主义的沼泽1.方言的缺陷2.行话3.有限度的对话4.祈祷者5.词语的游牧特征附录:对一个小时代的记录参考文献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