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散文名篇
作者: 任闻杰选 注;顾亦然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08
版次: 1
ISBN: 9787020030934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25页
字数: 285千字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我国是诗歌的王国,同时也是散文的王国,散文的传世之作,其数量之大,简直浩如烟海。我国的散文,源远流长,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作者,直到今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思想与艺术方面,都有可资继承和借鉴的地方。我国的散文,形成、成熟于先秦时期。殷代的甲骨卜辞,商、周的铜器铭文,多数为片言只语,少数能较明确地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还不具有结构严谨的篇章,这是散文的萌芽时期。而《尚书》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散文已经形成,其中有比较完整的论说文和记叙文。《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叙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从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王纲解体,礼崩乐坏,由“学在王官”一变而为“学在民间”,出现了活跃在社会上的“士”阶层,他们代表着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这样那样的评论,提出各自的主张,于是出现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局面。又加游说之士纵横驰骋,各类文章,尤其是论说之文,获得长足的发展。诸子各家, 著述繁多,儒家有《论语》、《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墨家有《墨子》,法家有《商君书》、《韩非子》,杂家有《吕氏春秋》。《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到了战国中期,语录体散文仍很流行,《孟子》、《墨子》、《庄子》中的一部分都是。但《孟子》等比起《论语》已有所发展,他们所记已不是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了对话的形式。如《孟子》一书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带有驳论的性质。《墨子》、《庄子》的某些篇章也相类似,通过论辩,对论题阐发得更加详尽,从此促进了散文形式的发展。《庄子》与《孟子》,体现了对话语录体散文向专题论说散文的转化。到了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等书,则完全摆脱了语录对话体,成为专题论说文,它们的大多数篇章,都写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论说文的完全成熟。
目录:
先秦郑伯克段于鄢石碏谏宠州吁曹刿论战子鱼论战介之推不言禄展喜犒师烛之武退秦师子产不毁乡校子产论政宽猛邵公谏厉王弭谤勾践灭吴扁鹊投石邹忌讽齐王纳谏三字谏画蛇添足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侍坐荷蓧丈人天时不如地利章舜发于畎亩章逍遥游望洋兴叹晏子使楚晏子谏杀烛邹愚公移山杞人忧天劝学和氏献璧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刻舟求剑不食嗟来之食苛政猛于虎博学秦汉魏谏逐客书吊屈原赋报任安书上书谏吴王长门赋报孙会宗书晋平公问于师旷北征赋座右铭刺世疾邪赋归田赋出师表诫子书登楼赋与吴季重书晋陈情表饼赋兰亭集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南北朝登大雷岸与妹书月赋别赋与陈伯之书巫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吊古战场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进学解师说杂说(四)送孟东野序祭十二郎文捕蛇者说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黔之驴陋室铭荔枝图序阿房宫赋祭小侄女寄寄文读司马法野庙碑英雄之言宋黄冈竹楼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秋声赋沧浪亭记爱莲说墨池记读孟尝君传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游褒禅山记六国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日喻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武昌九曲亭记观潮蜃说金元送秦中诸人引大龙湫记明送东阳马生序卖柑者言移树说指喻说琴任光禄竹溪记项脊轩志报刘一丈书赞刘谐晚游六桥待月记虎丘浣花溪记核舟记湖心亭看雪西湖七月半五人墓碑记遗夫人书清与友人论门人书廉耻吾庐记狱中杂记梅花岭记祭妹文黄生借书说登泰山记板桥自叙观鱼游庐山记病梅馆记观巴黎油画记自叙少年中国说与蕙仙书寄妻绝笔书冯婉贞传附录作者简介
关键词:诗歌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