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张松建 著;洪子诚 编)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诗歌词曲书籍 来源:网络

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

作者: 张松建 著;洪子诚编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7

版次: 1

ISBN: 9787301207499

定价: 4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8页

字数: 336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内容简介:

《新诗研究丛书: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收录了九篇相关主题的论文。前四篇是对中国现代抒情诗学的研究。作者通过对第一手资料的整理,重构了抒情主义的问题史,揭示了抒情主义从理论到历史、从审美到政治的转换踪迹。后五篇涉及中国现代诗与诗学的其他方面。

作者简介:

张松建,1972年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语文学、批评理论与比较文学。 著有《现代诗的再出发——中国四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潮新探》、《文心的异同——从海外华语文学到中国现代文学》(即出)等。

目录:

“新诗研究丛书”·出版说明

诗学商量加邃密(序)

第一章中国现代诗学中的抒情主义

一抒情主义:概念探源与重新定义

二抒情主义的历史透视:多重维度的考察

三抒情主义的知识根源:美学、政治、技术与市场

结语抒情主义的后果

第二章“反抒情主义”与“深度抒情”

一“反抒情主义”的理论谱系

二“深度抒情”论的诗学建言(上):梁宗岱、冯至、柳木下等

三“深度抒情”论的诗学建言(下):袁可嘉、唐浞、李广田

结语主题与问题

第三章新诗理论中的“诗体之争”与抒情主义

一从抒情诗到叙事诗:新诗的再解放和再革命

二从小诗到长诗:文类转换与形式的政治

三从“纯诗”到“大众化”诗:根基的动摇与现代性的重构

第四章新诗理论中的“形象之争”与抒情主义

一艺术哲学、世界观与功能论:诠释“形象”

二主观论、抒情主义与文类疆界:“形象”新解

结语“形象之争”的意义

第五章“形式”的辨正:朱光潜、《文学杂志》与中国现代诗学

一份“纯文艺”刊物的命运

二《文学杂志》对“现代诗学”的研讨

结语从“新诗理论”到“现代诗学”

第六章形式诗学的洞见与不见:卞之琳诗论探微

一商略参差新诗律

二反思“浪漫主义”和“感伤性”

三译诗原则

四关于“民族形式”和“大众化”的省察

第七章理论、历史与问题:重识袁可嘉“新诗现代化”方案

一“新诗现代化”:一个诗学方案的提出

二“诗还是诗”:回归本体论之后

三“现实、象征与玄学的综合”:新感性的寻求

四辩驳“感伤性”:对抒情主义的再检讨

五“新诗现代化”:张力与冲突

第八章知识之航与历史想象:重读吴兴华及其他

一新格律诗:形式(主义)的实验及其限度

二“古典新诠”的谱系:现代性与历史幽灵

三被冷落的缪斯

第九章现代汉诗中的“杜甫”发明:美学、政治与形而上学

引言

一《十四行集·杜甫》:一首新诗,一部传记

二《秋祭杜甫》:为故国文化招魂

三《杜甫》:当历史强行进入视野

四《苦天使·杜甫》:戏仿诗圣为哪般?

结语一个杜甫,各自表述

后记

关键词:诗歌词曲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抒情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张松建 著;洪子诚 编)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