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首个登上《时代》的中国人物:吴佩孚

作者:佚名 风云人物 来源:网络

 1924年9月8日,新鲜出炉的《时代》周刊让美国人大吃一惊,这期的封面人物居然是个黄种人!照片下的说明是“General Wu(吴将军)”和“Biggest man in China (中国最强者)”。“吴将军”就是吴佩孚。那时,他被北洋政府授予将军府孚威上将军称号,手握重兵,出任直、鲁、豫三省巡阅使,驻军于京汉路,是当时实力最强,控制地域最广,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军阀。

这大约是吴佩孚一生最为煊赫的时候。顶峰过后,便是江河日下。登上《时代》封面一周后,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吴佩孚把奉系打回关外,大获全胜。而这一次,由于直系大将冯玉祥10月22日发动北平政变,吴佩孚一败涂地,只得浮海南逃。虽然中间曾短暂再握重兵,然而,北伐一起,直系溃败,这位昔日“中国最强者”身边只剩下自愿追随的卫队,四处流寓。

吴佩孚本是一介书生,22岁考上秀才,会写诗、绘,字也写得好,熟读《易经》、《春秋》,有“儒将”之誉。

吴佩孚,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段祺瑞派曹锟、张怀芝带兵南下讨伐;吴任第三师代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因湖南督军席位为皖系张敬尧所得,吴仅获空衔,十分气愤。遂发出罢战主和通电。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学生运动,颇得舆论的好评。11月吴与西南地方当局结成反段军事同盟。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20年5月,吴率军自衡阳北撤,布置对皖军事。14日直皖战争起,在奉军配合下大败皖军。此后,直奉两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军胜,奉军败退关外,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操纵政局。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起,吴任“讨逆军总司令”,为奉军及冯玉祥国民军所败。1925年10月,浙江督办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吴出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派兵攻入河南,后与奉系沟通,南北夹击国民军。1926年夏北伐战争起,吴从北方赶赴前方督战,在鄂南汀泗桥、贺胜桥连遭惨败。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吴部主力被歼,从此一蹶不振。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20日,日本侵略者为了分裂中国而搞“华北五省自治”,请吴佩孚上台当傀儡,冀察政务委员会聘吴佩孚为高等顾问。他坚决拒绝。

1939年12月4日,吴佩孚因牙疾复发、高烧不退,请日本牙医看病后卒死。人们普遍认为吴佩孚死得蹊跷,但由于缺乏资料的佐证,吴佩孚是自然病亡还是被日本人害死至今仍是个谜。抗战胜利后,为表彰其保持晚节,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一级上将。

1939年11月,他因吃羊肉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齿,日本特务芳太郎介绍一个日本医生为他治疗,却得了败血症,离奇地结束了一生,是为1939年12月4日。从突患牙病到蹊跷辞世,只有短短的10天。噩耗传出,北平的日本占领军和汉奸政权重重祭奠了这位不肯屈就的大人物,甚至连日军侵华最高司令官也参加了公祭仪式,而华北沦陷区的各省市三日之内均下半旗志哀。

吴佩孚本是北洋军阀的领袖之一,被认为有“号召力”。日本人认为可以利用,当时任陆相的板垣及著名的特务头子土肥原妄想让吴与曾任辛亥革命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合作,成立较大规模的傀儡组织。这个阴谋当时被称为“吴唐合作”。这一段历史,张夫人(吴佩孚夫人)详尽地讲述了那天日本医生在楼下为吴“治牙”时,注射一种毒剂,使吴立时晕倒,张夫人闻讯下楼,吴已气绝身亡。


《首个登上《时代》的中国人物:吴佩孚》

关键词:吴佩孚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首个登上《时代》的中国人物:吴佩孚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