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罴说文言文翻译

作者:佚名 文史百科 来源:网络

 罴说文言文翻译:

鹿害怕貙,貙害怕虎,虎又害怕罴。罴的样子为头上披着长发,好像人一样站着,非常有力气而且害处非常大。

楚国的南部有个打猎的人,能用竹笛模仿出各种野兽的叫声。他悄悄地拿着弓、箭、装火的瓶子和火种来到山上。模仿鹿的叫声来引诱鹿出来,等到鹿一出来,就用火种向它射去。貙听到了鹿的叫声,快速地跑过来了,猎人见到貙很害怕,于是就模仿虎的叫声来吓唬它。貙被吓跑了,虎听到了同类的叫声又赶来了,猎人更加惊恐,就又吹出罴的叫声来,虎又被吓跑了。这时,罴听到了声音就出来寻找同类,找到的却是人,罴就揪住猎人,把他撕成碎块吃掉了。

现在那些没有真正的本领,却专门依靠外部力量的人,没有一个不成为罴的食物的。

 

罴说文言文原文:

罴说⑴

鹿畏貙⑵,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⑶,绝有力而甚害人焉⑷。

楚之南有猎者⑸,能吹竹为百兽之音⑹。寂寂持弓矢罂火⑺,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⑻,伺其至⑼,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⑽。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⑾。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⑿。罴闻而求其类⒀,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⒁。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⒂,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

⑴罴(pí):哺乳动物,体大,肩部隆起,能爬树、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胆入药。亦称“棕熊”、“马熊”、“人熊”。

⑵貙(chū):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

⑶被(pī)发:披散毛发。被,同“披”。

⑷绝:极。害:伤害。

⑸楚:指今湖南、湖北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其地属楚国。

⑹为:模仿。

⑺寂寂:清静无声。罂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yīng):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燃烧。

⑻为:模仿。感:召唤,引诱。

⑼伺:等候 。

⑽趋:快步行走。

⑾因:于是。为:模仿。

⑿亡:逃跑。

⒀而:表承接。

⒁捽(zuó):揪住。搏:搏击, 抓、扑。挽:拿来。

⒂善内:改善内部。


《罴说文言文翻译》

关键词:罴说文言文翻译

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罴说文言文翻译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