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讳的出处】 《晋书·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释义: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直言不讳的故事】 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交战,史称...
【要言不烦的出处】 《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辂寻声答之曰:‘夫善《易》者;不论《易》也。’晏含笑而赞之;‘可谓要言不烦也。’” 释义:要,重要,精要...
【如振落叶的意思】 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释义:形容轻而易举。 【如振落叶的典故】 王翱是明朝初年的大臣。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京郊某个官员。夫人很疼爱女儿,每次接...
【来处不易的出处】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释义:表示事情的成功或财物的取得,经过了艰苦努力。 【来处不易的故事】 朱柏庐是...
【扑朔迷离的出处】 古乐府《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释义: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
【校人烹鱼的出处】 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
【法如深涧的意思】 释义:聪明人总能从身边的小事中受到启发,获得智慧。掌权的人从危险的深涧联想到执法如山,可想而知,他日后必定政绩卓着。 【法如深涧的典故】 有一位名叫董阏...
【招摇过市的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释义:招摇:张扬炫耀;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指在公开场合...
【巧取豪夺的出处】 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取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释义: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夺取(财物、权利)。 【巧取豪夺的故事】 宋朝著名的书画家...
【卷土重来】 唐·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释义:指遭到失败以后再组织力量 【卷土重来】 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和楚...
【划粥断齑的出处】 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释义:断:断开;齑:捣碎的...
《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释义: 既,已经;往,过去;咎(jiù):怪罪,处分。已经做完和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去说它了。后指对以往的错误不再责备追究。 【既往不...
【如鱼得水的成语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释义: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如鱼得水的成语故事】...
【急如星火的成语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州词临门;急于星火。” 释义:星火:流星的光。像流星的光一样极快地闪过。比喻情势紧迫。 【急如星火的成语故事】 李密原来在蜀汉做官...
【不寒而栗的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释义:栗:发抖。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不寒而栗的故事】 西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名叫义纵...
【虚有其表的成语出处】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释义:表: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不行。 【虚有其表的成语故事】 萧嵩是唐朝开国老臣...
【跳梁小丑的成语意思】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释义:比喻猖狂作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 【跳梁小丑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魏国相国...
【坐观成败的成语出处】 《史记·田叔列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合从之;有两心。” 释义: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或失败。 【坐观成败的成语故事】 汉武帝晚年,对佞臣江充非...
【欺世盗名的成语意思】 《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释义:是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欺世盗名...
【打草惊蛇的意思】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释义: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
【患得患失的出处】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患得患失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
【出言不逊的出处】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释义:是指某人说话态度傲慢粗暴无礼,言语不客气。 【出言不逊的故事】 东汉末年,袁绍手下有一员智勇双全的...
【画地成图的意思】 《汉书·张安世传》:“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千秋口对兵事,画地成图,无所忘失。” 释义: 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岳等地理形势。形容...
【坐怀不乱的成语意思】 《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子何不若柳下惠然,妪不逮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 释义: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西晋着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郑州中牟人,出生于中牟。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
【群策群力的出处】 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释义: 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这里用作动词,献计策;力:力量,力气,这里用作动词,出力气。指发...
【不名一钱的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释义:名:占有。一个钱也没...
【危如累卵的出处】 《梁书·侯景传》:“复言仆‘众不足以自强;危如累卵。’然纣有亿兆夷人;卒降十乱;桀之百克;终自无后。” 释义:也说危于累卵。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很容易倒下来打碎...
【党同伐异的意思】 《后汉书·党锢列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释义: 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
【前倨后恭的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释义: 以前傲慢,后来恭顺。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前倨后恭的典故】 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主要有秦...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释义: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相知恨晚的典故】 西汉时...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释义: 意思为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
【破镜重圆的出处】 宋·李致远《碧牡丹》:“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 释义:意思是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破镜重圆的典故】 南朝末期,隋文帝杨坚灭...
【大义灭亲的成语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义灭亲的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卫庄公...
【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释义:锲:用刀子刻。舍:放弃。一直刻下去不半途而止,就是坚硬的金石也是可以镂刻成器的。比喻有恒...
【百闻不如一见的出处】 《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释义:是指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表示多听不如亲见的可靠。...
【残杯冷炙的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唯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释义:吃剩的酒食。喻指权贵的施舍。 【残杯冷炙的故事】 北齐的文...
【南橘北枳的意思】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释义: 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
【枕戈待旦的成语出处】 《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释义: 枕兵器等待天明。形容杀敌报国的心情非常迫切,一刻也不懈怠。 【枕戈待旦的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出了...
【哭竹生笋的出处】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
【孤注一掷成语出处】 《元史·伯颜传》:“今日我宋天下;犹赌博孤注;输赢在此一掷耳。” 释义: 注:赌博时所下的钱物。掷(zhì)。赌徒把全部赌本都押上,来拼最后的输赢。比喻在危急的...
【闻鸡起舞的出处】 宋·松洲《念奴娇·题钟山楼》:“击楫誓清;闻鸡起舞;毕竟英雄得。” 释义: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语出《...
【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 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释义: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不欺暗...
【无为而治的成语意思】 《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释义: 无为: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治:治理。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
【饥寒交迫成语出处】 晋·陶潜《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释义: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饥寒交迫成语故事】 隋末唐初,由于多年战乱...
【画地为牢成语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释义: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意思是在地上画一个圈...
【举棋不定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下定;不胜其耦。” 释义: 拿着棋子不能决定怎样走。比喻拿不定主意。 【举棋不定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国君卫献公残暴...
【当务之急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释义: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当务之急成语故事...
【开卷有益的出处】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指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 【开卷有益的典故】 宋朝初...
【德高望重成语出处】 《晋书·司马元显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 释义: 德:品德;望:声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