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作者:佚名 古诗词考题 来源:网络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②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本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当时作者已被调离南郑前线,在成都就任闲职。②封侯: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班超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运用比喻,从视觉角度,形象地展现了军队整肃的阵容与浩大的声势,侧面反映出军纪之严明。

B.“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与“梦游处、不知何地”形成照应,在欲扬先抑的跌宕中,凸显自己梦游之所在。

C.词的上片写梦境,梦境中的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无法实现,梦里梦外形成了反差和错位。

D.词的下片“寒灯”“漏声断”“月斜窗纸”,融情入景,借写梦醒后周遭环境的清冷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凄苦悲凉。

16.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书愤》中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B(B项“欲扬先抑的跌宕”错误,没有“抑扬”手法)

16.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①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②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之情。(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意思对即可)

关键词:阅读答案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