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国学经典诵读本:笠翁对韵(李渔 著)简介、价格

作者:佚名 国学普及读物书籍 来源:网络

国学经典诵读本:笠翁对韵

国学经典诵读本:笠翁对韵

作者: 李渔 著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7

版次: 1

ISBN: 9787215065109

定价: 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8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国学古籍>文学

内容简介: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经验、生活智慧记忆下来,牢牢地背记,并烂熟于心中。尽管还不理解其深刻含义,但是先记住,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有时机再反刍一样,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也在成长,到了一定年龄自然酝酿发酵,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领悟。如果在孩子该记忆、记忆力强的时候,不给他一些经典的东西储存到脑子里,没有“厚积”,怎么能“薄发”呢?怎么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呢?成人的记忆模式是“先理解,后记忆”,先理解分析才能记得住,有时还未必记得牢。孩子的记忆规律是这样吗?特别是七八岁以前的孩子!成人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觉经验,来想像小孩子也该像自己一样记。实际不是这样。特别是对于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孩子的记忆是整体性、混沌性和全息性处理信息的,这就是国际大脑心理学专家研究的右脑记忆模式。事实上千百年来,世界上有两大民族一直用这种方式教育子孙后代,即犹太民族和中华民族。遗憾的是近百十年来,我们民族的这种教子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被质疑和否定了,我们迷失了方向,要把最简单、科学和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抛弃,没了主见,只学会了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二、怎么学经典?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大量地重复做,由“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的飞跃。

我们倡导每天“与孩子相约今晚八点”,陪孩子读二十分钟的书——优秀的孩子是“陪”出来的——陪三个月、半年试试,奇迹就在“我们家”出现了!开始有的孩子可能不开口读,那我们做父母的就字正腔圆地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出来吧!没有说教和训斥,我们的“读”是示范,是身教,孩子会模仿!所谓“亲子共读”不是如此吗?变着花样读,也可以让孩子当我们的老师,让他领着我们读,总之要“快乐诵读”,乐在其中,其乐融融。

不强行要求孩子背书,只是在诵读的声音、声调、坐姿等方面因势利导。诵读时没有压力,孩子会发自内心主动想读。

“诵读”的含义强调的是朗诵、朗读,高声朗朗地读出来,反复读,流畅地读,以至于顺口溜出来,自然就会背了,“会背”是自然的结果,“会背”不是目标,更不是目的。

在孩子“熟读会背”之前,不提倡给孩子随意解释,让孩子自己“悟”吧!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啊!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正文中的“ 注释”、“译文”是给家长、老师或年龄稍大的孩子参考的。

三、为什么采用正文“大字带拼音"的形式?

“字大”是为了节省目力、防近视。对于不认识字的幼童,用手指点着字去读,还能帮助识字,这叫“指读”。

因为许多字古今读音不同,且有生僻字,所以带上拼音,方便大家诵读。不要认为带上拼音仅仅是给小孩读的,如果我们成人还没读过,请你认真读上几遍,一定会有所感悟。

目录:

上卷

一东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鱼

七虞

八齐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删

下卷

一先

二萧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阳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盐

十五咸

关键词:普及读物书籍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国学经典诵读本:笠翁对韵(李渔 著)简介、价格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