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 历史故事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

  • 历史故事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接着,刘秀就把屠刀指向赤眉起义军。公元26年春天,长安断粮,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

  • 历史故事

    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成语故事】: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统治。不久,项羽率大军进...

  • 历史故事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故事】: 后燕、后秦联合攻打前秦,于是前琴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因此退到...

  • 历史故事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

  • 历史故事

    唐朝 时有一位到京城应考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间小屋很不错,就找借口走进去看看。没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一位美丽的姑娘。第二年 清明 节他又回到那间屋子,却...

  • 历史故事

    入木三分,读音:r m sān fēn,汉语成语;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出处: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晋...

  • 历史故事

    赵文王3年,赵国消灭了中山国,举国欢庆,并封长子章在安阳郡,由田不礼辅佐。由于他们二人一向怀有篡逆之心,由此引起了朝中正直大臣的担忧。 有一天,李兑跟肥义说:公子章强壮而意...

  • 历史故事

    桃李满天下: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位清廉的官名叫狄仁杰,他曾在一年之内,裁决了一万七千多人的罪名。在江南当...

  • 历史故事

    西汉时,匈奴常侵扰边郡。汉武帝派兵出击,多次得胜。 公元90年,匈奴骑兵又侵占五原、酒泉,杀掠当地百姓。汉武帝派大将李广利等率军反击匈奴。匈奴单于(最高首领)丢弃了粮草、武器,...

  • 历史故事

    死里逃生: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脱,幸免于死。 【成语故事】: 从前楚国有个人叫次非,在一次机会中得到一把宝剑,便高兴地渡河回家。当船划到河中心的时候。突然出现两条蛟龙,绕着他...

  • 历史故事

    水滴石穿: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成语故事】: 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

  • 历史故事

    唐朝 时,有个县的武官叫张怀庆。他为了追求名利,常常弄虚作假,把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当做自己的创作。当时诗人 王昌龄 、名士郭正一声望都很高,张怀庆便常常抄袭他们的作品。 大...

  • 历史故事

    舍我其谁,孟轲的话,出自《 孟子 公孙丑下》。 孟子想到齐国施展自己的雄图大志,也很希望齐国君王能像历史上的商汤和周武王那样有作为。他到齐国后,齐王很高兴,并且任用了他。但...

  • 历史故事

    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成语故事】: 有一次, 孔子 的弟子向 孔子 请教说:先生,您讲...

  • 历史故事

    西汉晚年轻美貌而又善于奉承的待臣董贤,受到汉哀帝的宠幸。哀帝每次外出,总要与他同乘一辆车;在宫内,一刻也少不了他,简直是与他形影不离。 董贤得宠后;他的家人也跟着享福,妻子...

  • 历史故事

    十目一行:指校对文稿时不能只求速度,多看见遍就不易遗漏错别字了。与一目十行相对应。 【成语故事】: 一目十行是一条成语,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据说梁代的简文帝就是读书十行俱下...

  • 历史故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

  • 历史故事

    同甘共苦 : 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成语故事】: 战国时,燕国太子姬平继承了王位,史称燕昭王。怎么治理,才能富民强国,燕昭王真感到束手无策。一天,他听说郭隗...

  • 历史故事

    唐代大诗人 李白 ,小的时候很贪玩,不爱学习。他的父亲为了让他成材,就把他送到学堂去读书,可是,那些经史、诸子百家的书很不好学, 李白 学起来很困难,就更加不愿意学了,有的时...

  • 历史故事

    所向无前成语出自《后汉书岑彭传》。 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王莽末年,岑彭为南阳棘阳县令,因为汉兵攻破城池,他逃奔到前队大夫甄阜那儿。甄阜令岑彭戴罪立功,...

  • 历史故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成语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的吕蒙,可说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东吴的都督。设计击败了蜀汉的关羽,...

  • 历史故事

    这句成语出自于《 孟子 梁惠王上》:仲尼( 孔子 )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

  • 历史故事

    杀鸡焉用牛刀原作割鸡焉用牛刀。这个成语,出自《论语阳货》,又见于《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春秋末期, 孔子 的学生子游在鲁国武城县做县官。有一次,孔丘来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

  • 历史故事

    杀鸡取卵: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故事】: 传说从前有个老太婆养了一只老母鸡,这只鸡不仅长得高大肥壮,叫起来好听,还...

  • 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

  • 历史故事

    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成语故事】: 东吴后期的名将陆抗,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带领他父亲陆逊留下的部众五...

  • 历史故事

    忍辱负重这则成语的忍辱是忍受屈辱;负重是承担重任。能够忍受屈辱,承担重任。带有赞扬的意思。 这个成语来源于《 三国志 .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谱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

  • 历史故事

    齐国出兵攻打燕国。战场上一片混乱,老百姓家破人亡。齐宣王亲自督战,十分得意。齐国大小官员,有的赞扬齐宣王的壮举,有的私下里批评君主不仁不爱。 孟子 是大学问家,历来主张仁爱...

  • 历史故事

    智伯,是春秋时代的人,他的野心很大,有一次他还联合了韩、赵、魏三国,把中行氏给灭掉,侵占了中行氏的领土。过了几年,他又派人向韩国要求割地,韩国惧怕,就给了他一块有万户人...

  • 历史故事

    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领,秦王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就派他带领三十万人马去搞击北方匈奴的侵扰,收复了黄河南北的大片大地。 接着,蒙恬又按照秦始皇的命令,把过去秦、赵、燕三国原来的...

  • 历史故事

    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 《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

  • 历史故事

    唐朝 有一个和尚,号圆泽,对佛学有高深的造诣,和他的朋友李源善很要好,有一天,二人一同去旅行,路过一处地方,看见一个妇人在河边汲水,那位妇人的肚子很大,已经怀孕了。圆泽指...

  • 历史故事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 三国志 蜀志诸葛亮传》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

  • 历史故事

    塞翁失马是一个成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选自《淮南鸿烈集解》中的一个典故,衍生为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

  • 历史故事

    三国时期, 曹操 的实力很强大,刘备在还没有做皇帝之前,被迫依附于亲戚刘表的军队阵容,并且驻守新野这地方。可是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想长久寄人篱下,只做别人的军师。正...

  • 历史故事

    李白 是 唐朝 最有名的大诗人,他有一首诗,是描述男女孩子彼此玩得很投机的情形;其中有两句是这么说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这句成语,就是从这两句诗中得来的。它的意...

  • 历史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

  • 历史故事

    螳臂当车: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故事】: 颜阖担任卫灵公大儿子蒯瞆的老师,但蒯瞆自以为将来会当国君,作威作福,蛮不讲...

  • 历史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见于《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是西汉的名将,他骁勇善战。自汉文帝、汉景帝至汉武帝,几十年间,凡与匈奴开战的,无一次无李广。他是屡建战功。匈奴人对李广是...

  • 历史故事

    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成语故事】: 有一天早晨,公子宋和公子家一起去朝见郑灵公。突然,公子宋的食指跃跃跳动起来,公子家觉得...

  • 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为了和赵国加强外交关系,就派使臣访问赵威后。赵威后接过使臣的献礼,还没打开信,就先问使臣说:贵国的情形怎么样了?庄稼好吗?人民好吗?还有你们的君王也好吗?使臣听...

  • 历史故事

    三令五申是我国古代军事纪律的简称,它最早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指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春秋时候,著名军事学家孙武,携带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去见...

  • 历史故事

    如坐针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r zu zhēn zhān,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自房玄龄《晋书杜预传》。 成语故事 如坐针毡出自《晋书杜预传》。它讲的是西晋时候...

  • 历史故事

    任人唯贤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用人只凭德才。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于。 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另一个...

  • 历史故事

    如释重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人在解除某种负担后轻松愉快。 这个成语来源于《毂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公元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稠继位,史称鲁昭公。当时...

  • 历史故事

    王彦章是五代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跟随梁太祖打仗,立下不少的战绩,太祖死后又为末帝巩固了梁朝的江山,功劳不能说不大。可是当王彦章攻打后唐连续两次失败后,向来对他有反感的...

  • 历史故事

    人人自危这则成语的危是危险、危难。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 秦始皇晚年时到会稽游玩,丞相李斯、...

  • 历史故事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成语故事】: 三国时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依靠叔父诸葛...

  • 历史故事

    孺子可教(r zǐ kě jio),汉语成语。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

历史故事

国学梦历史故事频道为您提供古代历史故事内容.
国学经典推荐

历史故事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