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 历史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做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很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的著名画家。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顾...

  • 历史故事

    成语释义:安定地居住,高兴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多用以说明国家安定状况下的人民生活。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姓李,名耳,字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

  • 历史故事

    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出自《后汉书霍谞传》。 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

  • 历史故事

    因势利导,因:循;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 战国时期,魏惠王看到商鞅把秦国变强大了起来,于是也学秦孝公的样,想找一个像商鞅...

  • 历史故事

    公元前514年,晋国的执政大臣韩宣子死去,由魏舒继任执政大臣。魏舒把两个旧贵族的田地分割为十个县,分别派一些贤能有功的人去担任这些县的长官,其中有个与他同宗叫魏戊,被派到梗...

  • 历史故事

    易如反掌:指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很简单非常容易完成。出自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 孟子 主张推行仁政、王道,他的弟子公孙丑问他到齐国去能否像管仲、...

  • 历史故事

    闾:古代里巷的门。原意 父母对外出的子女盼望和怀念之情 。现指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战国齐湣王(齐闵王)时,燕、秦等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领兵侵入齐都临淄(今属山东省...

  • 历史故事

    唐朝 有个和尚,法号叫作 齐己 。 齐己 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他有个好友 郑谷 ,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谈得来。 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

  • 历史故事

    晋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是两兄弟。夷吾得秦国和齐国的帮忙,登上国位,就是晋惠公。可是惠公的大臣分作两派,拥护惠公的一派以却茅和吕省为首。暗里拥重耳的一派以里克和丕郑为首。可...

  • 历史故事

    汉武帝妹妹隆虑公主儿子昭平君,是汉武帝的女婿。隆虑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权势,经常为非作歹,难免要惹出大事。她担心自己死后,昭平君会犯死罪无人救 他,便在病重时对武帝说:陛下...

  • 历史故事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

  • 历史故事

    春秋时,鲁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国大夫黑肱,背离邾国而投靠鲁国,他的封地滥(今山东滕州东南)随之而并入鲁国的版图。(鲁国在今山东南部,曲阜是当时的首都;邾国是与鲁国接壤的一个...

  • 历史故事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项羽破...

  • 历史故事

    忧心如焚:忧愁得内心好像被火烧一样。形容非常忧虑焦急。 西周从周厉王起一蹶不振,政权越来越不稳定。到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当政时,情况更是糟糕。他统治期间,对百姓加重剥削;再加上...

  • 历史故事

    【词语解释】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汉书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西汉时,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叫王尊。 王尊从小死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养长...

  • 历史故事

    意气扬扬:意思是形容很得意的样子。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在车上温良谦恭,而他的车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车夫的妻子瞧见后回家劝车夫不要那样扬...

  • 历史故事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嚣,结果反被隗嚣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栒邑。隗嚣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

  • 历史故事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

  • 历史故事

    宋苏轼《艾子杂说》:艾子行于海上,初见蝤蛑,继见螃蟹及彭越,形皆相似而体愈小,因叹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翻译 传说古代艾子到海边见到一只圆而扁且多腿的动物,就问附近的居民...

  • 历史故事

    东汉时期,汉阳郡的长史盖勋为人正直,才华横溢,被举荐为孝廉。他和凉州刺史梁鹄是好朋友。当时武威太守横行霸道,无恶不作,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敢怒 不敢言。梁鹄的属官苏正和不...

  • 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楚平王杀了大臣伍奢,又追捕伍奢的第二个儿子伍员(即伍子胥)。伍员得到凶讯,立即乔装改扮,准备到吴国去。 伍员匆忙赶路,来到一条江边,他怕追兵赶到,就躲藏在芦苇之中...

  • 历史故事

    春秋时,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于是用美玉和名马作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虞国大...

  • 历史故事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有一次,黄帝要到具茨山去,在襄城迷了路。他遇见一个放马的男孩,便问道:你知道具茨山在哪里吗?男孩回答道:知道。 黄帝又问道:你知...

  •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因为多次立功,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官位在名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很不服气,扬言要是遇上蔺相如,就当面侮辱他。 有一次,蔺相如乘车外出,远远地看见廉颇也...

  • 历史故事

    孟子 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他继承了 孔子 的儒家学说,非常崇拜 孔子 。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个超人的天才,是个圣人。 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你已经是一...

  • 历史故事

    因人成事,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出自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因人成事,是毛遂讥讽不顶用的同伴的话;三寸之舌则是平原君称赞毛遂的话...

  • 历史故事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焚书令》中有以古非今者族的规定。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席,庆贺自己寿辰,六十位博士...

  • 历史故事

    【解释】: 凌:欺侮。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出处 《 庄子 盗跖》:自是之后,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 孔子 有位朋友,名叫柳下季。柳下季的弟弟名叫盗跖是...

  • 历史故事

    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大事。吕不韦作为秦国上层执政核心中的重要人物,在这一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以忽视的。 吕不韦出身阳翟富商,经常...

  • 历史故事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很有抱负的青年,名叫宗悫。他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 有一年春天,宗悫的哥哥结婚大喜,很多人都来庆贺。正当大家忙着操办喜事,设宴款待宾客...

  • 历史故事

    有一位医生对人说,生梨对人的牙齿很有好处,但对脾却有害处;而枣对脾有好处,但对牙齿却有害处。 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后,连忙对旁人说:我倒有个好法子,既可以吸收生梨和枣各自对于...

  • 历史故事

    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 秦军前锋行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坚亲自率领...

  • 历史故事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惠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 历史故事

    鲁班,又名鲁般、公输般。春秋时代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传说是位能工巧匠,善于雕刻与建筑,技艺举世无双。人们一直把他看作是木匠的祖师爷。 有一次,明代诗人梅之焕来采石矶凭吊 李...

  • 历史故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战国时候,赵国要去攻打燕国,燕国派谋士苏代去劝说赵王。苏代就给赵王讲...

  • 历史故事

    异军突起比喻与众不同的新派别或新力量一下子崛起,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秦朝的时候,施行苛政,百姓都怨声载道。等到秦始皇死后,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兵,都想推翻秦...

  • 历史故事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指理应接受。 东汉时期, 曹操 挟天子而令诸侯,大举进攻孙权与刘备。赤壁之战大败而归,经过休整又一次亲率大军南下伐吴。孙权召集...

  • 历史故事

    释义: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 春秋时期, 孔子 的学生子羽相貌丑陋, 孔子 对他很冷淡,他只有离开孔子回去自修,后成为有名的学者。而学生宰予长得很好,且能言善辩,但后来...

  • 历史故事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 信以为真 ,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

  • 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冯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出发前,冯谖问孟尝君需要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想了想,说:你看我家缺什么,...

  • 历史故事

    苏轼,字子瞻。他十岁时,父亲苏洵出门游学,由 母亲 程氏教他读书。苏轼二十岁时,学得博古通今,便赴京去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对当前文坛崇尚诡怪...

  • 历史故事

    南北朝时,北魏有一个名叫元志的人,聪慧过人,饱读诗书,被封为洛阳令。他仗着自己的才能,有些看不起朝廷中的某些达官贵族。 有一次,元志出外游玩,正巧御史中尉李彪的马车从对面...

  • 历史故事

    孔子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人们尊为圣人。 孔子 认为,无论什么人,都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应该不断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卫...

  • 历史故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了我何故。 故事 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

  • 历史故事

    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也指多管闲事。出自《 庄子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有一位杰出的领袖叫唐尧。在唐尧的领导下,人民 安居乐业 。可是唐尧很...

  • 历史故事

    苏秦,洛阳人,字季子,拜纵横家始祖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之学。纵,联合各国以抗秦,称合纵;横,秦国与各国分别结好,称连横。苏秦擅长合纵之术,曾任纵约长,六国丞相。 当初,苏秦...

  • 历史故事

    引狼入室,意为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不可想象的麻烦。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例句: 再娶者...

  • 历史故事

    解释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出处 《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

  • 历史故事

    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臣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 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

  • 历史故事

    释义:按图像寻求好马,比喻做事拘泥于成法,不能灵活变通。现在也用于按照线索去寻找人或事物。索:寻找,觅求。骥:好马。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

历史故事

国学梦历史故事频道为您提供古代历史故事内容.
国学经典推荐

历史故事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4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桂ICP备20210018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