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第十六讲、 九变篇:原则大于变通

作者:猴哥 全集:孙子兵法 来源:网络 [挑错/完善]

第十六讲、 九变篇:原则大于变通

重点金句解析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合。

“泛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第十六讲、 九变篇:原则大于变通

今天我们讲《孙子兵法》的第八篇《九变篇》, 《九变篇》比较短,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层,孙子先讲了不同的地形应该如何应对,有的路不要走,有的城不要攻打,明白了这个变通将领才能利用地形、驾驭军队。

· 第二层,将领做决策要兼顾到利害两方面的条件。

· 第三层,孙子告诫了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会导致危险。

在变通这一篇,我恰恰就要给你讲两个不同寻常的理念:

第一,不要指望你能够变通。 如果什么事都能变通的话,那我们之前就白讲了,反正到时候我都可以随机应变。所以我要告诉你的第一个观点,你不要指望自己能够变通。

第二个观点,要以不变应万变。 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抓住战略重心,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根据这两个观点,我将分两讲给你讲解《九变篇》。

九变并不是说只有九种情况,孙子其实一共写了十条。这是中国古人说数字的特点,中国人说的数字都是一个概数。

这一讲我们先讲前五个, “圮地无舍,衢地合交,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这五条都是在讲地形。孙子兵法在后面还会专门有《地形篇》来讲地形,而在《九变篇》,孙子也是从地形开始讲起,可见地形在兵法中的重要性。

五种地形变化的应对之道

第一种叫“圮(pi)地无舍”,红军长征经过的草地,就是圮地。 圮地就是水网、湿地、湖泊、沼泽等很难通行的区域。

圮地无舍,意思是在这样的湿地和沼泽地区,你就不要宿营。 实际上你也没办法扎营,因为到处都是水。敌人如果打过来了,一方面你很难去构筑防御工事;另一方面,你进退也困难,往后一退,你就掉到水坑里面淹死了。

沼泽地,走着走着就陷进去了,非常危险,不能停留。如果不得已非要停留,你就要注意看沼泽地里长树的地方,有树的地方下面的土地就会坚实一点,你就往那个地方去。

第二种变化叫做“衢地合交”。衢地的意思就是四通八达, 有一个州就叫衢州,

衢州就是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省交界的地方,所以它四通八达,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你和周边的各个国家、各个诸侯国来往都非常方便, 所以衢地合交就是说在这种地方战斗,你一定要搞好外交。 一来你要结交外援;二来,至少不要让你的邻居被敌人争取去了。在衢地,你需要注意的就是外交工作。

第三种“绝地无留”,在绝地你就不要停留。 绝地,什么叫绝地?没有泉水,没有井水,人和马都没有水喝;地上也没有青草,牛马找不到草料,甚至也没有地方打柴烧火煮饭,这种不毛之地,就叫做绝地。

遇到了绝地,你要赶紧走,不要久留。还有一种绝地就是有水源,有草料,也有柴烧,但却是高山深谷,前面没有通路,死胡同一般,这也是绝地。遇到这种绝地你就要赶紧撤,不要被别人堵在里面。

第四种“围地则谋”,围地是四面都是险要,前进的道路非常狭窄, 退回的道路危险迂回,敌人过来很方便,我要进出却很困难的一种地形。

遇到这种地形,你必须预设奇谋, 让敌人伤不到我,我才能行军通过。如果事先没有谋划好,你就很容易钻进敌人给我们布置的口袋里面去了。

第五种“死地则战”,这就可以讲到韩信的背水一战了。他出了井陉这个围地,在水边布阵,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地形就是死地。

在死地,等死不如找死,战斗也是死,不战也是死, 所以说陷入死地就要坚决地奋战 ,这叫“即战则生”。要马上快速地作战,才有生存的机会。你稍微迟疑一点,就被人家杀死了。

但我们要注意,韩信的背水一战,不是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我们想要生存,就把自己的士兵都逼到死地里面去,我们就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了对不对?如果都是这样的话,死地还叫死地吗?那不就叫活地了吗?

李广与程不识:别学小概率事件

要学懂这个原理,我们来探讨一下汉代两个名将的案例。第一个人,是如雷贯耳的飞将军李广。第二个人,也是汉朝的名将,跟他同时期的程不识,这个人你可能就不熟悉了。

李广的下场很惨,他最终因羞愤而自杀。他是一代名将,自己也一直想封侯,但是《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名言叫: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为什么他封不了侯? 因为他没那么大的实际功劳,他有的只是传奇故事,他没有真正地给国家作出很大的贡献。

李广是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呢?他是一个很随意的将军,所以他总需要根据战场情况随机应变。他带兵没有严格的层级指挥系统,和手下的将领就是兄弟,行军也不规划行程,总之是非常不讲规矩的。

宿营的时候,只要一个地方有水源,他就在这里就地扎营。怎么扎营呢?人人自便,士兵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士兵都喜欢跟着李广行军作战。

匈奴人也一样,他们也喜欢找李广交手,因为李广没有周密的军事准备。打仗的时候,李广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被敌人抓过俘虏。

李广被俘虏了之后,他装病并且夺了一匹马逃回来了,你说他的人生精不精彩?逃回来之后,他被判了死罪,判罪之后交罚款,交了罚款又削罪,削罪之后贬为平民。

后来朝廷觉得李广还是可以带兵打仗的,又重新任命他为将领。但最终他还是在他最后一次战斗里面带着部队迷路了。这可是件相当丢人的事,因为这次迷路,加上年纪这么老还没有能够封侯,羞愤之下,他干脆一抹脖子自杀了。

一个将军带兵打仗,出去能迷路,证明事先没有人去勘察路线。就像我们说一个好司机应该是什么样的?肯定是要先把老板的路线提前规划好,绝不是带着老板到处去问人找路。有的司机就是等老板先上了车再说,而李广历来就是先上了车再说,所以他需要不断地随机应变。

李广的做法,就不是正规部队的做法,缺乏正式的管理,所以他带不了大部队,只能带兄弟连。这就是为什么皇上始终都不让他带主力大部队,而一直让他在侧翼打配合。这也是为什么他打了那么多精彩的仗,那么有名,却始终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功绩。

接下来我给你介绍第二位将军,程不识。程不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打不败的人,一辈子几乎没打过败仗。他不仅没打过败仗,而且也没打过什么仗。这就奇怪了,一个将军怎么能没打过什么仗呢?就因为他太严谨了。

他的部队首先是正部曲,部曲是什么?就是军队的编制。将军率领的部队,下面有部,部下面有曲,曲下面有屯,是一级一级的编制管理,是一个严密的层级指挥系统。

其次是正行伍营陈,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是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绝对攻不进去。

程不识行军,前面有斥侯,也就是侦察兵,一路在前面摸情况,后面有后卫,你要想抄他后路,那也是不可能的。 宿营有警戒, 整个营盘防得跟铁桶一般。 每天晚上他还要处理文件,所有文件全部是要进行正式汇报的。

李广指挥部队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程不识不行,所有的流程必须有文件,该谁签字就要由谁签字。所以他的军帛文书特别繁杂,程不识每天晚上一件一件要处理到天亮。

他从来没有让匈奴人在他那里占过便宜,而且匈奴军队一探听到说这支部队是程不识的,他们根本就不往这儿来,因为他们知道肯定占不到便宜。

但程不识本人也没有取得过重大胜利,因为他不是一个很进取和很能冒险的人。跟他的士兵也很无趣,因为没法休息,非常地紧张和辛苦,而且工作量很大。

在《资治通鉴》里面,司马光曾这样评论程不识和李广,他说: 学习程不识就算不能立功,也能立于不败;而学李广,很少有不败亡的,因为你不是李广,你学会了他的吊儿郎当,但是你没有他的天才。

所以我们说九变,变化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能够提前计划, 一切按原则来办,按规矩来办,按程序来办,尽量不要让变化发生。 那么怎么样才能不让变化发生呢?我们在下一讲再谈。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九变篇主要讲战场上的变化,以及我们如何变通和应对。首先要注意的是孙子所讲的应对五种地形变化的战术方法,之后我们又分享了李广与程不识的故事。

程不识和李广,拥有不同的性格,对兵法原则的理解和对战争的风险偏好也不一样,导致打仗的风格和结果也大相径庭。这一讲的核心认知是: 战场形势纷繁复杂,要以不变的兵法原则应对万千的形势变化,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我也想听你说说,你是一个高风险偏好还是低风险偏好的人?在应对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变化时,你是否能坚持最初的原则?

划重点

1.不要指望自己能够随机应变。 2.战场形势纷繁复杂,要以不变的兵法原则应对万千的形势变化,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孙子兵法

《第十六讲、 九变篇:原则大于变通》相关阅读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第十六讲、 九变篇:原则大于变通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