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背景知识:贵族社会的制度和游戏规则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背景知识5:贵族社会的制度和游戏规则

  可能已经发现,“贵族”这个词这我这门课的出现频率非常地高。但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还有过一个贵族时代,你可能就觉得有点陌生,似乎没怎么听过别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以及之前的西周。

  这确实是一个盲区。中国的贵族时代出现得太早,史料记载自然比较少,只有春秋这一段历史记载稍微多一点。

  而且,虽然贵族时代延续了几百年,但它结束的的时间点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太早。从战国开始,贵族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再加上,战国秦汉这一段社会变化太剧烈,导致人们把那些“过时”的东西加速遗忘了,也就不太熟悉春秋的贵族时代了。

  在这一篇背景知识里,我就来介绍这个孔子生活在其中、但今天已经很陌生的贵族制度,它是和周朝的政治结构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有很多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是“冷知识”的细节。

  贵族的起源:军事分封制

  说起贵族制度,你可能会想到“世袭”这个词,贵族的身份、特权可以子子孙孙永远传递下去。这种世袭的诉求很好理解,谁有好东西都想传给自己子孙后代,但人的身份、职业有那么容易永远传承、世袭吗?

  这是就涉及到贵族制度的本质了,它可以叫做“军事分封制”。周人刚刚灭商以后,为了巩固新占领的中原地区,分封了很多诸侯国,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分封。

  各诸侯国的国君,就是分封制度下产生的第一代贵族。他们一般不给天子交税。

  那诸侯能为周王干什么呢?主要是军事义务。如果周王跟夷狄蛮族打仗,或者惩戒反叛的诸侯,这些诸侯王们就应该带兵参战。

  各诸侯国的国君会繁衍后代,所以还要继续搞第二个层次的分封。也就是把本国的领土,包括这些土地上生活的农民,分给自己的兄弟、子侄,让他们也变成世袭的贵族大夫。

  大贵族土地多,自己管不过来,就继续分封给自己的亲戚、或者追随自己的外姓小贵族,让他们当自己的家臣。这些给大夫服务的低级小贵族,就是士。这就是第三层次的分封了。

  你看,贵族社会就至少有了三个层级关系:第一,小贵族和大贵族;第二,大贵族和国君;第三,国君和周王。

  它们都是封臣对封君的关系,就是从上级那里获得一份土地作为收入来源。同时,要用这些土地上的收入来武装自己。当上级封君需要的时候,就去替封君打仗。这就是军事分封制,也是贵族制度的本质。

  军事分封制的特点:低能态运作

  军事分封制的特色是什么呢?这要靠比较才能发现。战国以后,中国出现了官僚制集权国家,皇帝通过政府机构征收赋税,又从税收里面拿出很大一部分作为军费,建立专业化的常备军。用现在的术语,这叫“收支两条线”。

  比起官僚制时代的常备军,春秋的军事分封制,就是把建立军队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到小的分封单元里面去了。它的优势是简单,不需要搞一套用来收税的国家机构,也不用建立专业化的军队。

  而且,分封制是可以拓展好几层的金字塔结构。封臣还可以繁衍、分封出更下一级的封臣,只要土地足够多就可以了。

  这么一比较就能发现,军事分封制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建立很完备的政府体系和专业化军队,运行成本很低。

  它适合人类还不太发达的早期社会,人口密度低,交通、通讯落后。在这种技术条件下,社会很难供养一整套完备、高效的国家机器,只能靠着一层层的分封体系,让封臣们自己去管理,而且是世袭管理。

  再远一点看,欧洲的历史也类似。在古罗马帝国时期,社会发展程度比较高,所以政府和军队都是专业化的。

  但随着蛮族入侵和罗马社会的衰落,新来的蛮族征服者们占领了罗马帝国的地盘,但是他们文化程度太低,没能力继承帝国的国家机器,就只能搞军事分封,这就变成了中世纪的贵族制度。和罗马帝国时期相比,欧洲的中世纪其实是一种社会倒退。

  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别管是春秋还是欧洲的中世纪,贵族都有不同的等级。我们来看春秋诸侯国里面的贵族等级。

  春秋的贵族们在谈话的时候,经常聊到当时的贵族等级序列。在史书《左传》里就出现过两次。有一次,一个楚国贵族说:“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左传·昭公七年》)。他说的公,是诸侯国君;臣是动词,就是任命为封臣。

  这里列举了四个层级:第一级是王,第二级是公,就是国君,第三级是大夫,第四级是士。

  你可能会问:这里最大的才是王,怎么没有皇帝啊?你得知道,“皇帝”这个名号,是秦始皇发明的。在秦始皇以前,王就是最高的权力了。

  王和诸侯国君这两级人数很少,大家也听得比较多、相对熟悉,那我们就重点谈谈国君下面的两级贵族,大夫和士。

  国君的太子会继承君位,其他的公子们呢,都会获得一块封邑。这些有封邑的公子们,就是大夫。大夫不仅有比较大的封邑,还能在朝廷里担任高级职务。

  大夫的家族都是世袭的,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原则上,都是由嫡长子继承爵位。

  大夫的其他儿子,如果不是特别幸运的话,就不能再当大夫了。他们只能从父亲那里得到一小块封邑,当一个“士”,也就是低级贵族。

  春秋时候,“士”是最普遍的贵族身份。所有的贵族成员,上到天子、国君,下到大夫、士,他们的所有孩子,天生都有“士”的资格。

  所以周人的礼俗里面,有“士婚礼”、“士冠礼”,就是士人的婚礼和成年礼。但很奇怪,要是你去史料,会发现没有卿大夫、国君和天子的婚礼、冠礼。为什么地位高的反倒缺少这些礼仪呢?

  以前有些学者搞不明白,以为这是周人的礼典被丢掉了一部分,不完整了。

  其实不是这样。事实上,周人默认的规矩是,别管是卿大夫,还是更高贵的国君、太子,在成年和结婚之前都只是士,所以只能按士的标准来举办这些典礼。

  这跟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制度很像。他们最基本的贵族等级是骑士。别管公爵、侯爵或者国王,他们的儿子只要没正式封授爵位,都是骑士级别。

  春秋的士,一般都有大夫作为他们的上级或封主。如果一个士有了直接为国君服务的机会,他一般就要被提拔成大夫了。

  比如孔子,他少年的时候时来运转,成了一名士;到晚年的时候,他就变成大夫了。具体的经过,我们后面的课程会讲到。

  一般来说,士多半会在自己的家族里混日子。但同时,他们也可以去别的大夫手下谋职。

  在投靠和自己不沾亲的大夫的时候,有一种专门的仪式,叫“策名委质”。

  “策名”,是士人把自己的名字、家世、功绩等等,写在一份木牍或玉片上,像人事档案一样,交给大贵族保管。“委质”,就是送一份礼,象征自己正式成为大贵族的家臣,以后世代效忠。经过这番仪式后,他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职务或一块封地。

  可以单列的“卿”

  春秋时候,最高级的官员叫“卿”。它是王朝或诸侯国里的权力核心,一般是五六个人,类似后来的宰相、内阁。

  原则上,卿来自大夫,不能世袭,只能由天子或者国君任命。辞职或者退休的卿,仍然是大夫。有些国家比如鲁国,习惯上没有“卿”的称呼,而是叫“上大夫”,意思是大夫里面最高贵的。

  到了孔子的时代,很多国家的卿的职位都被少数家族世代垄断了,等于卿也变成了世袭身份。我前面介绍过鲁国的“三桓”家族,在春秋后期,就长期垄断了鲁国卿的官位。后世管这种世袭卿的家族叫“卿族”,或者叫“世卿”。

  公侯伯子男是怎么回事

  西周、春秋诸侯国的国君,有“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称呼。这五种称呼虽然有所区别,但并不是那种泾渭分明的等级区别。

  先说“公”。

  这是对诸侯国君的尊称,特别是已经去世的诸侯国君,几乎都可以被尊称为“某公”。活着的诸侯国君呢,似乎只有宋国国君能被称为“公”。这可能因为宋国是商人的后代,宋国国君 家族是商王家族后裔,所以规格高一些。

  另外,在周王的朝廷里,级别最高的几位官员也被称为“公”,等于他们是和诸侯国国君同级的。

  再说“侯”。绝大多数诸侯国君的正式称呼都是“侯”,别管是周人的封国或是异姓的封国,比如鲁侯、齐侯、卫侯。

  “侯”字最早的字形,是瞭望台里面的一支箭矢,表示守卫者。这是周王分封诸侯的本意,让这些小国充当王室的外围护卫。

  “伯”的话,这个称呼用得比较少,只有郑伯、北燕伯(就是分封在北京附近的那个燕国),好像只有周人自己的姬姓封国里的极少数国君可以称“伯”。

  至于“子”,这个称呼有两种,一种是给文化上跟周人不是一个体系、被看做蛮夷的小国国君的。比如,楚国国君自己称王,但中原的官方史书只叫他“楚子”。另一种,是中原诸侯国里面的未成年国君,特别是还在先君的服丧期内的,就暂时被称为“子”。

  最后一个称呼是“男”,一般是给非周人或者非姬姓小国国君的称呼,比如许国的国君就被称为“许男”。

  但“男”和“子”有什么明确的区别呢?这就说不清了,因为缺乏相关的史料,古代学者虽然有各自的解释,但还没有形成定论。

  上面就是“公侯伯子男”的简单特征。可以看到,它们有所区别,但也不是等级非常明确的五个档次,而且同一个称呼也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欧洲中世纪的爵位,也主要有五个等级,所以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就直接用了“公侯伯子男”这五个字。但这个对应并不太准确,因为欧洲的所谓“公侯伯子男”,更接近春秋的卿和大夫,还没到诸侯国君的档次。

  最高权力的称呼:王(天子)

  最后再说说王这个称呼。

  从商代到西周、春秋,王是最高权力的代表,全天下只能有一个王。有些蛮夷国家的首领也称王,比如楚王、吴王、越王。这表示他们不服从周王的权威,是中原所有诸侯国的对立面。

  当这些蛮夷之王强大的时候,中原诸侯国也会被迫尊重他们的权威,甚至去他们的都城朝拜。但中原国家的官方史书,从来不写他们是王,只写他们是“楚子”或者“吴子”。这是周朝中原国家的政治正确。

  到了战国中期,社会大转型,主要的几个国家君主都称王了。这象征着周朝的那套政治秩序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时。

  不分封的自留地,春秋贵族的分封制度和相关称呼,就简单介绍完了。

  这种分封制度,其实只是一种比较笼统的原则。在实际操作里面,还会有各种特殊情况。比如说,周王、诸侯、大贵族们,在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下一级的时候,难道没给自己留一点地产吗?

  当然会。他们给自己留的这份“自留地”,不分封出去,而是派一些管家去管理、征收赋税。他们就靠这些来养活自己,而不是靠下级的封臣进贡钱财。

  天子的“自留地”主要分布在关中和洛阳的周边。按周礼说是幅员一千里,这一千里通常都默认为是正方形的边长,实际上当然没这么整齐。诸侯国君自留地的边长,可能在五十到一百里之间。

  所以周天子直辖的地盘,要比任何一个诸侯国都大。你看,天子权威来源于他的土地实力。可惜,这只是西周的规矩。后来周天子丢了关中,迁都到洛阳,西周变成了东周,天子直辖的自留地就很少了。从此,周王室元气大伤,诸侯们也就不太听天子的命令了。

  天子和国君的这种自留地叫“县”,县就是悬,直辖的意思。给天子和国君管理自留地的官就是“县官”。从理论上说,“县官”不是世袭的,但干的时间长了,也有变成世袭封主的趋势,天子或国君拿他们也没办法。

  后世熟悉的郡县的 “县”这个字,就是从那时候来的。可以看到,“县”一直都是一种行政区划,但本意和后世的意思已经很不一样了。

  贵族与农奴的“国野之别”。

  前面说的都是贵族内部的等级,最后我们来看看当时贵族跟底层人民的关系。这还得从周朝建立初期的分封诸侯说起。

  当时一个很普遍的场景是:一位周王的亲戚被分封之后,带着一两千个或者几百个周族人长途跋涉,来到一片新征服的土地上建国,他们修筑起一座小城池,然后住在里面。这就是新诸侯国的都城,当时给这种都城叫“国”。住在都城里的周人男子都是贵族,最主要的是士。他们就是所谓“国人”。

  “国”这个字最初的字形,就是一圈城墙,里面有一个拿着武器的战士。

  都城以外是农村地区,生活着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由不同的贵族统治,被统称为“野人”,就是乡野之人、下层农民。

  我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历史课本管这些西周、春秋贵族统治下的农奴叫“奴隶”,说他们和稍晚一点的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一样,都属于“奴隶社会”阶段的产物。

  其实没这么简单,古希腊、罗马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奴隶都有市场价格,而且有成文法典规定奴隶身份怎么定义、怎么转卖,以及怎么释放成平民。

  相比之下,西周、春秋的社会发展程度比希腊、罗马低很多,商业很不发达,基本没有奴隶贸易。那时候也也没有成文法和司法体系,人的等级身份都是靠熟人社会里面的“礼俗”来界定的,就是所谓“不成文法”。

  所以西周、春秋的农奴和希腊、罗马的奴隶区别很大,我认为,它更接近俄罗斯大贵族农庄的农奴制。俄国的农奴制是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到1860年代才废除。所以在人类古代不同文明形态里,很多相似的社会现象未必出现在同一个时代,时代相同的又未必有共同特征。

  那在我这门课里,我会用“底层农民”和“农奴”这两个词,尤其是前者,来指代西周、春秋时候的这些乡野之人。历史学者管春秋时候贵族和农奴的区别,叫“国野之别”。

  大贵族会任命一些管家来管理自己的封邑和农奴,孔子年轻时给季氏当小职员,就是这种基层管理者的工作。

  农奴每年收成的一大半上交贵族老爷,还要给贵族干各种杂活,比如盖房子。农奴不能随便迁徙,基本是固定在土地上的。农奴之间发生什么纠纷,也由管家处理。

  西周、春秋的农奴生活在静态的农业社会里面,在贵族老爷的“人治”之下,有自己小天地里的一点点生活空间。史书里很少有关于农奴的生活记载,但《诗经》里有少数关于农业生活的篇章,能看到一点旁证。

  比如,农奴们有自己一点糊口的农田,同时要耕种贵族老爷的“公田”,就是孔子当季氏小职员时经管的那种农庄。农奴们在山林里打猎,大的猎物要交给贵族老爷,小的留着自己吃。村落生活里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也都有自己的空间,贵族老爷干预的程度很有限。

  如果农奴们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比如做点小生意挣钱,应该可以用钱或实物抵偿对贵族的劳役义务。

  像孔子认祖归宗这种事儿,贵族老爷或者管家也不会拦着,因为这也是有用的社会资源。如果孔子在贵族圈子里混得好,昔日的管家上级也就多了一点人脉,这比一个干农活的农奴带来的实惠更大。

  总的来说,春秋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关系没有很明确的法律规范,那时也没有成文的法典,都是贵族老爷们说了算,也就是所谓的“人治”。

关键词: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背景知识:贵族社会的制度和游戏规则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