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示冕

明代 / 于谦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①。

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②。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③。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④。

译文翻译
[请记住我们 国学梦 www.guoxuemeng.com]

我的阿冕今年十三岁了,耳边也应垂下了乌黑的头发。

我知道你每天发奋读书,研习经史,而且还孝敬长辈。

虽然我奉命,年年在外工作,但是却天天思念着你们。

写这首诗寄给你,不是没有意义,我是想鼓励你继续下去,不要虚度青春,将来自取惭愧。

注释解释

①阿冕:于谦对自己长子于冕的爱称。于冕(未知-1500),字景瞻,浙江钱塘(杭州)人,于谦之子。1450年(景泰元年)以于谦功迭世袭副千户。于谦死从坐戌龙门,屡上疏讼其冤。成化初,于谦昭雪,于冕自陈不愿就武职,遂改兵部员外郎,累升礼部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应天府尹,后致仕。1500年(弘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卒。通经史,有才干,历官能尽其职。撰有《先肃愍公行状》。

绿:乌黑色。

鬟鬟:形容头发长。

②好亲:偏好,亲近。

灯光:指夜晚。好亲灯光,很晚了还在看书,形容学习很刻苦。

庭闱:父母住的地方。这里代指于冕的长辈。

奉:捧。

旨甘:美好的食物。常指孝养父母的食品。

③衔命:接受使命,遵奉命令。

④自惭:自己感到惭愧。

创作背景

《示冕》是明代抗蒙元民族英雄于谦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文赏析
[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于谦在担任山西巡抚时,有一次忽然接到家信,信中说几天后就是他的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希望他有所表示。于谦看了这封信后才想起来,上次家中来信已经提及此事,只因自己政务繁忙,竟把这件事忘记了。当时于冕不在他身边,而随祖父祖母在钱塘老家居住。为了庆贺儿子的生日,于谦便给于冕写下了这首诗。

此诗有自注:“时予双亲在堂,留冕代养于杭”,由于很久没有与儿子于冕见面,不知道儿子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所以作者在诗的首联和颔联中想象了儿子现在的情形。于谦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很特殊,诗的开头并没有上来就说儿子要怎么做,给他压力,而是想象,这种想象是不会构成压力的,只是一种暗示。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在颈联写自己未能经常回家,与家人团圆的原因,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也显露出作者对家人的愧疚。这一联也更加冲淡了对儿子的说教意味。尾联是勉励和告诫于冕努力上进,不要辜负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也寄托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与颔联呼应。

这首诗写得浅显易懂,亲切感人。在诗中作者自始自终都没有要求儿子去做什么,但是却达到了教育子女的目的,所以说这是一首非常不错的“示儿诗”,当为借鉴。

作者介绍
[挑错/完善]

于谦 :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详细]

于谦的名句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示冕古诗原文翻译赏析-于谦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