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赋得残月似新月

明代 / 袁宗道
古诗原文
[挑错/完善]

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醉起忽迷钟早晚,山行误认峰西东。

从他乌历支干换,且喜蛾眉首尾同。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颇皓首又如童。

诗文赏析
[搜索 国学梦 即可回访本站]

《赋得残月似新月》首联“一钩曾挂暮霞里,半玦还悬晓雾中”直接点明题意,描写出了缺月的形态。“一钩”、“ 半玦”两个词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新月与残月的特点,采用互文的形式将两者进行对照,精确的刻画了两者的相似之处。一个“曾”字的运用,更能体现出昔日的新月已成为今日的残月,以“挂“”“悬”二字写月,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运用自然,曾悬挂于暮霞中的新月演变为晓雾中的残月,给人一种意境淡远之感。

往往颔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在这里似乎与首联并无关系,似乎破坏了这首诗的整体性。其实这里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心态以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美好品格。这样的具体描实际上是对后文进行的议论的最好的、形象的证明,使后文的议论令人信服。

颈联“从他乌历干支换,且喜蛾眉首尾同”一句,直接抒发作者的见解,是全诗的精髓所在。“乌历”即指的是日历,“蛾眉”描写了月的形态,岁月的流逝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无需烦恼日历的不断变换,无论是新月还是残月,它们的形态是相同的,因此我们不应当过分的强调月的圆缺,只需把握住现在,与月相伴便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尾联作者进一步的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安得人生也似月,苍颜皓首又如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美好愿望,将月与人生相媲,希望人生也如同月一样,新月既然能与残月形态相同,人生的暮年是否能与新生儿相比呢?虽然在形态上无法也相同,但人的内心却是自己可以把握的,哪怕你已白发苍苍,但却依然可以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活得轻松,活得自如,活得洒脱。

总之,作者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另辟蹊径的通过对残月的吟咏,表达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时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立意新颖,不拘格套,虽为借物抒情之作,但所抒之情已不再局限于个人眼界,而更多的是阐述人生的哲理。

这是一首咏月诗。古人咏月诗极多,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阅青天”等等,真是俯拾皆是,不胜枚举。然而这些一直为人脍炙的名旬所咏之月,都是满月,而以半月为题材的却极少见’而且感情清冷、孤寂、忧郁,字里行间流露出缕缕幽思和哀怨。袁宗道的这首诗则不然,所咏之月为半月,所发之情是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此乃该诗的一大特点。

作者从不同寻常的角度,另辟蹊径的通过对残月的吟咏,表达了自己积极上的人生态度与乐观旷达的心胸,同时给人以深刻的启示。立意新颖,不拘格套,虽为借物抒情之作,但所抒之情已不再局限于个人眼界,而更多的是阐述人生的哲理,让人读来不觉为之一震。

作者介绍
[挑错/完善]

袁宗道 : 袁宗道(1560年3月12日1600年12月9日),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官员。 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太子右庶子。 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详细]

袁宗道的名句
你可能喜欢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赋得残月似新月古诗原文赏析-袁宗道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