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

养育华夏儿女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十八讲、孔子改变了鲁国外交

作者:猴哥 国学知识 来源:网络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第三模块、官声沉浮(9讲)

  第十八讲、孔子改变了鲁国外交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进了鲁国朝廷,成了国家领导层的一员,他也很快适应了这个新角色。

  如果说孔子的第一次人生大转型,是15岁的时候从贱民变成贵族;那从50岁开始当官,就是他人生的第二次大转型。

  但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三桓这么破例提拔重用他,那肯定不是无条件的,孔子得给他们做事儿才行。

  最要紧的,就是清理掉阳虎遗留的影响,让鲁国的内政外交都来个大转弯,尤其是外交。因为阳虎的动乱已经升级成了国际问题,不止是鲁国的内政了。

  这听起来跟他当大司寇判案子的工作完全没什么关系,相当于让一个司法部长兼职做外交部长,这跨度可不小。需要的技能,处理的公务,乃至打交道的人都不一样。

  那孔子能够胜任吗?这一讲,我就来给你说说。

  阳虎留下的烂摊子

  先交代下背景。

  随着三桓的实力越来越强大,阳虎的割据叛乱已经维持不下去了,他只好逃去晋国,投靠了当权的赵简子。

  作为当时的超级大国,晋国有六大寡头,他们一直在内斗,领头的人一直在变。

  几年前是范献子,这个人我之前提到过,他跟三桓关系很好,还负责处理过鲁昭公的流亡事件。但最近几年,范献子已经被排挤到一边去了,掌权的换成了赵简子,他正是阳虎投靠的对象。

  所以,阳虎算是在最强大的国家里找到了最厉害的靠山。

  可鲁国,根本没有实力对抗晋国,那它还能有好日子过吗?这就是三桓和孔子现在面临的难题。对策也不难想,可以拉拢别的国家,建立统一战线,一起来对付晋国。

  正好,跟晋国对立的大国是齐国,它和晋国经常打仗。阳虎在鲁国掌权的时候,也帮晋国打过齐国。所以,如今鲁国的选择,就是尽量跟齐国结盟,一起对付晋国,也就是对付赵简子和阳虎。

  这就是孔子当官以后面对的外交形势。

  最适合孔子的外交工作

  但鲁国要拉拢齐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因为这俩国家也算老对头了。

  我前面讲过,在孔子35岁的时候,因为鲁昭公流亡齐国,导致三桓和齐国一直在打仗,阳虎掌权的那几年也没停过。到现在,已经连续打了十六年,双方都死了不少人,真没那么容易和好啊。

  那孔子能搞定齐国吗?

  你还别说,这份既困难又重要的工作,整个鲁国就还只有孔子能完成。事实上,三桓当初愿意拉拢孔子,很大的用意也在这里。

  因 为当年,孔子追随鲁昭公跑到齐国,虽然地位不高,但他和齐国的国君、贵族都打过交道,多多少少混了个脸儿熟。

  现在,既然孔子是鲁国的掌权人之一,那他出面来缓和齐鲁关系,齐景公应该会更容易买账,这是三桓寡头们不具备的优势。

  “夹谷之会”的真与假

  好,现在孔子领了这个外交任务,他第一步肯定是要先进行试探性接触,看看齐国是不是也有合作的意愿。

  想来,试探的过程中,应该会有很多精彩的交锋。但可惜的是,史书里这方面的信息很少,只有一段他派遣学生出使齐国的记载。里面比较有意思的是,提到了外交人员的出差补贴问题。

  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去读课程里的“背景知识”,这里我就略过不提了。

  那接着,我们就直接来看看孔子外交工作的成果。

  经过孔子的一番试探和预热,齐国那边接受了鲁国的好意,两国不但准备实现和解,还要建立正式的同盟关系。

  到孔子52岁这年夏天,齐鲁两国的国君正式举行会见,孔子全程担任主持人。从事先筹备会谈地点、日程,到两位国君见面,再到会谈结束后的盟誓程序,都是在孔子的计划和主持之下完成的。

  这次齐鲁两国国君峰会,是孔子主持鲁国外交最重大的成果,也因为孔子而名垂千古,它被称为“夹谷之会”。夹谷,就是两国国君会面的地方,也有史书写成脸颊的颊。

  这个夹谷在哪里呢?后世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在今天山东省莱芜市,属于当年齐国的境内,但离鲁国也挺近的。

  下面,我们回到夹谷之会的现场。

  根据《左传》的记载,峰会开幕的时候,出了一点乱子。这齐国人呀,没安好心,他们准备在开会的时候让当地土著武装发动袭击,把鲁国国君抓起来,迫使鲁国人答应齐国的条件。

  等到两位国君正式会见的时候,孔子发现势头不对,有武装人群在靠近。他立刻命令鲁国卫队提高戒备,然后义正辞严批评了这些土著一顿,说:“现在两位国君举行友好会见,你们这些蛮夷要识大体,不要来破坏规矩,这只会给齐国国君丢人!”

  经过孔子的抗议,蛮夷和齐国人都老实了,会谈按计划举行,一切顺利。

  从这一段记载来看,齐国人想玩作弊,搞一场鸿门宴,全靠孔子一个人的大智大勇给化解了。如果你看一些现代人拍的孔子影视剧,会发现这场会见就像动作片一样,惊险刺激。

  但我告诉你,虽然这段记载出自可靠的史书,但并不那么靠谱。

  你想,两位国君这次会见,是想搞好关系,不然也没必要会见,直接上战场打仗就行了,是吧?

  再加上,前面我也提到了,齐国和鲁国这次能走到一块儿,大背景都是跟晋国有矛盾。

  这晋国可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鲁国希望齐国可以帮忙,一起对付在晋国的阳虎,齐国呢,其实也很需要鲁国这个盟友。它在去年就已经跟晋国开战了,今年还要继续打。那齐国当然不会去故意得罪鲁国,让自己腹背受敌。

  总之,可以肯定的是,齐国官方,包括齐景公本人,都不会想搞砸这场峰会。更何况,这么做也不符合春秋时候的国际规矩,更不符合贵族社会的价值观。

  既然如此,那《左传》里为什么会有这段很夸张的故事呢?我觉得,这得联系峰会的大背景去理解。

  当时齐鲁两国已经打了很多年的仗,两边肯定都会有点紧张,担心对方会给自己来一记暗算。而这两个国家的话,鲁国相对弱小,也就更敏感,对有些小变动可能反应过度。

  《左传》呢,又是鲁国人编写的,那么有点夸张的记载似乎也不奇怪,说得通。

  另外呢,孔子在后世很著名,比鲁定公、齐景公这些国君名气都更大。所以,人们自然想看到他的传奇故事,这也容易理解。

  于是,到了战国人的记载里,孔子这次经历就变得更加离奇了。据说,他当场大开杀戒,下令杀了很多人,场面很血腥。

  后来,汉朝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把这些野史传说也写了进去,流传到了今天。可能正因为这些戏剧性的桥段,“夹谷之会”在后世才有那么大的名气。不过很可惜,历史上的夹谷之会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两位国君的会谈进行得很顺利,达成了一系列共识。

  齐国人提出,如果齐国以后和敌人开战,鲁国应该提供军队一起打仗。这里的假想敌当然就是晋国。这条件很合理,鲁国当然答应了。

  而孔子代表鲁国提出的条件呢,则是齐国人要归还这十几年来占领的鲁国国土。齐景公表示没问题,当场就把这事给搞定了。

  最后,齐鲁两国国君还举行了盟誓,军事同盟就此形成。

  这就是我复原的真实会见过程,虽然有点平淡,但现实就是这样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建立东方反晋联盟

  好了,从现在的工作进度看,孔子推动了鲁国和齐国结盟,但这就足以对付晋国了吗?

  还不够。所以孔子还在继续努力,试图拉拢更多盟友,把齐鲁这个小联盟搞得更强大。

  碰巧,这个时候还有两个诸侯国,郑国跟卫国,也不喜欢晋国。

  几年前,阳虎还在鲁国掌权的时候,赵简子命令阳虎惩罚过这两个国家。特别是郑国,被阳虎打得很惨,所以也就特别恨阳虎。

  那于公于私,孔子自然都会想把郑卫两国给争取过来。

  至于他具体怎么争取的,史料记载比较少,我这里也就不瞎猜了,只说结果:到孔子53岁这年,齐鲁联盟加上卫国、郑国,扩大成了四个国家,大家抱团一起对付晋国。

  这四国主要都在晋国的东边,所以我把它们叫做“东方反晋联盟”。

  小结

  好,总结一下。孔子当了大司寇以后,除了完成本职工作,还在外交上出了一份大力。先是推动鲁国和齐国恢复外交关系,接着还建立起了四个国家的“东方反晋联盟”。

  这是孔子进鲁国朝廷以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儿,可以给大老板三桓一个交代:我孔子是真有才能的、有作为的,你们没白提拔我。这样一来,他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

  现在,解决完外交问题后的孔子,也算是有政绩、有底气了。接下来,他就该改革鲁国的内政了。

  这里先给你剧透一下,孔子这一出手就搞了个大的,直奔着鲁国最大的问题去了。那是什么问题呢?我们下一讲继续。

  最后,如果你对春秋时候的外交感兴趣,想了解更多的规则或细节,欢迎在微信群里留下你的问题。

  好,我们下一讲见。

关键词:猴哥带你读懂孔子

用户评论
挥一挥手 不带走一片云彩
国学经典推荐

猴哥带你读懂孔子第十八讲、孔子改变了鲁国外交

古诗国学经典诗词名句成语诗人周易起名关于本站免责声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GuoXueM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学梦 版权所有

皖ICP备16011003号-2 皖公网安备 34160202002390号